"深巷茅檐日渐长":深巷中的茅檐下,白昼渐渐变长,
"卧看花鸟竞朝阳":躺卧着看花鸟争相沐浴朝阳。
"惜无好事携樽酒":可惜没有热心之人携带美酒来访,
"赖有邻家振烛光":所幸有邻家燃起烛光照亮。
"尚友颇存书万卷":我崇尚与古人交友,家中还存有万卷书籍,
# 尚友:指与高于己者交游。
"封侯正阙木千章":想要封侯却正缺少千棵树木。
"错刀锦段相仍至":珍贵的礼物和美好的诗文不断地到来,
"小子都忘进取狂":让我这个年轻人都忘记了进取的狂想。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日常生活与酬赠致谢的七言律诗,借深巷茅檐中日渐变长的白昼、闲卧观赏花鸟竞向朝阳的悠然景象,以及“邻家振烛光”的温暖相助、友人馈赠“错刀锦段”的真挚情谊,写出了诗人虽身处清贫却因友人相助而暂忘进取之狂的心境,同时暗含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对人情温暖的感念。
2. 写作手法
用典:“封侯正阙木千章”一句中,“木千章”的典故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文中记载“木千章,竹竿万个,此亦千乘之家”,意思是拥有上千棵成材的树木,就如同有千辆兵车的诸侯之家一样富有。秦观在诗中反用这一典故,说自己正缺少“木千章”,以此暗指自家家境贫寒,没有足够的财富作为支撑去追求“封侯”的功名,含蓄地表达了生活的困窘对其仕途志向的制约。双关:颈联“尚友颇存书万卷,封侯正阙木千章”的双关手法极具巧思。“书万卷”一词,既直观夸赞龚原家中藏书数量极多,彰显其学识储备之丰;又与前句“尚友”相呼应,暗合通过读书与古人为友的求知精神,一语两指,兼顾具象与抽象。“木千章”从表面看,似指建造侯府所需的大量巨木;实则借用《史记・货殖列传》中“木千章,此亦千乘之家”的典故,暗示自身缺少如“木千章”所代表的财富与根基,难以实现“封侯”的功名抱负,于字面与深层含义间形成巧妙关联。
3. 分段赏析
“深巷茅檐日渐长,卧看花鸟竞朝阳”: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深巷中的宁静画面。“深巷茅檐”点明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幽深的小巷,简陋的茅屋,暗示了生活的平淡与清苦。“日渐长”写出了春日白昼逐渐变长的特点,也流露出一种时光缓缓流逝的感觉。“卧看花鸟竞朝阳”,诗人悠闲地卧躺着,欣赏着花朵在阳光下绽放、鸟儿在枝头欢唱,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陶醉,同时也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了一丝美好与乐趣。“惜无好事携樽酒,赖有邻家振烛光”:“惜无好事携樽酒”,一个“惜”字,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可惜没有好友带着美酒前来与自己共饮,言外之意透露出诗人生活的些许寂寞。“赖有邻家振烛光”,幸好有邻家在自己需要时送来温暖和帮助,“赖”字体现了诗人对邻居的感激之情,这两句委婉地写出了诗人生活的清贫,但也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尚友颇存书万卷,封侯正阙木千章”:“尚友颇存书万卷”,表明诗人崇尚与古人交友,家中收藏了万卷书籍,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封侯正阙木千章”,“封侯”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愿望,但“正阙木千章”则说明诗人缺少财富等实现理想的物质条件,展现出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无奈。“错刀锦段相仍至,小子都忘进取狂”:“错刀锦段相仍至”,写友人不断地赠送珍贵的礼物和美好的诗文,这让诗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小子都忘进取狂”,在友人的关怀和馈赠下,诗人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进取之狂想,有一种在温暖的友情中得到慰藉,而暂时放下了世俗追求的意味,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一种无奈的接受。
下一篇:宋·秦观《次韵东坡上元扈从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