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望断尘如雾":站在高城上极目远眺,只见尘土飞扬如迷雾,
"不见联骖处":却看不见并驾齐驱的车马踪影。
# 骖:一车驾三马。
"夕阳村外小湾头":夕阳西下时分的村庄外小港湾处,
"只有柳花无数、":唯有无数柳絮纷飞、
"送归舟":仿佛在送别远去的归舟。
"琼枝玉树频相见":虽然常常能见到如玉树琼枝般美好的景致,
"只恨离人远":却只遗憾思念的人相隔遥远。
"欲将幽事寄青楼":想要把内心深处的愁绪托付给青楼传达,
"争奈无情江水、":怎奈那无情的江水、
# 争:怎。
"不西流":始终不肯向西倒流。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词。通过描写词人对离别的不舍与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景物的描绘和情境的营造,将这种情感表达得细腻而深沉。
2. 分段赏析
上片“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写词人站在高处,极目远望,视线被如雾的尘埃阻断,再也看不到昔日与友人并驾齐驱的地方。“望断”二字,突出了词人眺望之专注与执着,“尘如雾”营造出一种迷茫、朦胧的氛围,“不见”则直接点明内心的失落,表达了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流花无数送归舟”,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村外小湾头处,只有无数落花随着流水,送别归舟的画面。“夕阳”增添了画面的伤感色调,暗示时光流逝,“流花无数”既写出了景色的凄美,又象征着词人心中纷乱的愁绪,以落花送舟,烘托出词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离别后的怅惘。下片“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意思是往日与友人如同琼枝玉树般频繁相见,如今却痛恨离别的友人远在他乡。“琼枝玉树”形容友人风度翩翩,也暗示了往昔相处的美好时光,“频相见”与“离人远”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不能相见的遗憾。“欲将幽事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词人想要将内心的幽情琐事寄托给青楼中的女子,让其传递给远方之人,无奈无情的江水不肯向西流去,无法将思念带去。“欲将”表明其内心有强烈的倾诉欲望,“争奈”则突出了现实的无奈,以江水不西流这一自然现象,喻指自己的思念之情无法传递,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不得的愁苦。
下一篇:宋·秦观《长相思·铁瓮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