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wáng
yuán
lóng
zhōu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yóu
fēng
wèi
zuì
zhū
wáng
shì
liáo
huái
怀
guǎn
zhāng
zhì
tóng
chū
zhèn
zhū
cāng
hǎi
jiàn
téng
guāng
huái
shān
tiào
qiān
fēng
zhuó
luò
shuǐ
qiū
shū
wàn
xiáng
xíng
wéi
liáng
zhī
jiǔ
huà
chóu
cháng

译文

你有着王徽之那般超逸的气度,在诸王之中最为出众,如今暂且去担任小吏,心怀掌管仓库的章程。你如鹄鸟立于碧桐之上刚刚振翅,又如遗落沧海的明珠渐渐焕发光芒。暮色中眺望淮山,千峰挺拔,秋日里洛水奔流,无数似鹢鸟的船帆翱翔。且看我为大梁的差事奔走,以一杯薄酒与你共诉离别愁肠。

逐句剖析

"子猷风味最诸王":你有着王徽之那般超逸的气度,在诸王之中最为出众,

"试吏聊怀筦库章":如今暂且去担任小吏,心怀掌管仓库的章程。

"鹄峙碧桐初振羽":你如鹄鸟立于碧桐之上刚刚振翅,

"珠遗沧海渐腾光":又如遗落沧海的明珠渐渐焕发光芒。

"淮山暮眺千峰擢":暮色中眺望淮山,千峰挺拔,

# 擢:各本作耀。

"洛水秋输万鹢翔":秋日里洛水奔流,无数似鹢鸟的船帆翱翔。

"顾我行为大梁役":且看我为大梁的差事奔走,

"一卮薄酒话愁肠":以一杯薄酒与你共诉离别愁肠。

# 一卮薄酒话愁肠:原校:一作为公系马一传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王元龙赴泗州》是北宋秦观所作七言律诗,主题为送别友人王元龙赴泗州任职。诗中借“淮山暮眺”“洛水秋景”等自然意象勾勒离别之景,又以“鸿雁辞海”“孔鸾栖桐”等典故隐喻友人的品格与境遇。全诗对仗精巧,情感内敛,既体现了秦观诗词的婉约之风,也流露着深厚的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淮山暮眺”“洛水秋景”等自然意象构成的离别场景,通过“鸿雁辞海”“孔鸾栖桐”等典故暗喻了友人的品格与际遇,体现了全诗对仗工整、情感含蓄的特点,既展现了秦观诗歌的婉约风格,也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诗中以“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输万鹢翔”两组自然意象勾勒离别场景。“淮山暮眺”描绘暮色中淮山群峰挺拔的苍茫之景,既暗示友人赴任之地的壮阔,又因“暮”字浸染离别时的沉郁。两组意象一近一远,在壮阔中暗藏离愁。用典:“鸿雁又当辞瘴海,孔鸾端合在高桐”两句巧用“鸿雁传书”与“凤栖高梧”典故。“鸿雁传书”原指鸿雁作为信使传递书信,象征亲友间的思念与讯息往来;“凤栖高梧”则源自凤凰非梧桐不栖的传说,寓意贤才择良木而居,品格高洁者应处于适宜的佳境。作者在诗中,以“鸿雁辞瘴海”化用鸿雁迁徙意象,暗喻友人离开充满瘴气的旧地赴任,既贴合鸿雁迁徙的自然特性,又含蓄点出友人境遇的转变;以“孔鸾在高桐”化用凤栖梧桐典故,用孔鸾这一神鸟类比友人,既呼应典故中神鸟与佳木的适配性,又赋予其象征意义,借孔鸾的高洁与高桐的佳境,象征友人品格高尚,理应身居合适的好位置,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比喻:“鹄峙碧桐初振羽,珠遗沧海渐腾光”以生动比喻刻画友人。将王元龙比作峙立碧桐的天鹅,初展羽翼便显不凡气度,喻其才华初露、前程远大;又以遗落沧海的明珠逐渐焕发光彩作比,写其虽暂处低位,却终将如明珠般绽放光芒。两个比喻从外在风姿到内在才华层层递进,既赞美了友人的潜质,又暗含对其暂任小职的宽慰,形象鲜明而意味深长。

3. 分段赏析

首联“子猷风味最诸王,试吏聊怀筦库章”两句是对友人王元龙的评价与赴任背景的交代。“子猷”即东晋名士王徽之,以潇洒超逸著称,诗人用“子猷风味”比拟王元龙,既点出其出众的风骨气质,又暗赞其在同辈中独具一格的气度。“试吏”指初次担任官职,“筦库章”代指管理仓库的政务,一个“聊”字透出几分姑且为之的意味,暗含对友人暂任此职的理解,也隐约流露对其才华未得尽显的惋惜。颔联“鹄峙碧桐初振羽,珠遗沧海渐腾光”两句以比喻手法写王元龙的才德与发展前景。“鹄”即天鹅,“碧桐”是高洁的象征,天鹅伫立碧桐之上刚刚振翅,既显其身姿的挺拔,又暗示其正处于施展才华的初始阶段;“珠遗沧海”指珍珠虽暂遗于沧海之中,却“渐腾光”,逐渐绽放光彩,隐喻王元龙虽当下职位不高,但其才华终将显露,如明珠般不可掩盖。两个比喻生动贴切,饱含对友人的期许。颈联“淮山暮眺千峰擢,洛水秋输万鹢翔”两句是描写离别时的远景。“淮山”指泗州一带的山,“暮眺”点出时间,“千峰擢”写出群山拔地而起的挺拔之势;“洛水”流经洛阳,“秋输”点明时节与水流态势,“万鹢翔”中“鹢”是水鸟,万千水鸟在秋水中翱翔,勾勒出壮阔的画面。这两句既交代了友人赴任之地与诗人所处环境的景致,又以“千峰”“万鹢”的宏大意象,暗含对友人胸怀与未来的展望,于写景中寄寓深情。尾联“顾我行为大梁役,一卮薄酒话愁肠”两句是诗人对自身境况与离别心绪的抒发。“顾我”转入对自身的描述,“大梁役”点明自己正为公务羁留于大梁,无法与友人同行。“一卮薄酒”写出饯别场景的简朴,而“话愁肠”则直抒胸臆,将离别时的不舍、牵挂与惆怅尽数托出。一个“愁”字收束,虽平淡却真挚,尽显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离别时的复杂心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次韵参寥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秦观《驾幸太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