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收雨脚":方塘的雨渐渐停歇,
"落日半遥岑":落日余晖洒在远处的山峰半腰。
"芙蕖净娟娟":荷花洁净而美好,
"丽服抚翠衾":如同身着华丽的衣服轻拂着翠绿的荷叶。
"无言意自远":默默无语却自有深远的意味,
"欲渡秋水深":想要渡过那深深的秋水。
"缅怀平生人":缅怀往日相知的人,
"对此讵可寻":面对此景那些人哪里还能找寻。
"弄芳惜晼晚":赏玩着芬芳的荷花,惋惜着时光已晚,
"酒至谁与斟":即便斟满美酒又有谁能与我共饮呢。
"天涯有归云":遥远的天边有归乡的云朵,
"聊寄相思心":姑且把相思之心寄托给它。
"心开获清赏":心境开阔获得了清赏的乐趣,
"芙蕖一何绮":荷花是多么的绮丽啊。
"美人艳新妆":如同美人化着艳丽的新妆,
"敛袂照秋水":整敛衣袖映照在秋水中。
"端如荡子事":恰似那些浪荡子的行径,
"顾自良家子":却顾念着自己本是良家子女。
"黄金选燕赵":用重金挑选来燕赵之地的美女,
"摇落对江沚":荷花却在江边凋零。
"薄暮风雨来":傍晚时分风雨袭来,
"独立泪如洗":独自伫立泪水潸然而下。
"望君君讵知":盼望着心中的人,那人哪里知道,
"倾宫定谁似":就算是倾国倾城的女子又有谁能和她相比。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分段赏析
“方塘收雨脚,落日半遥岑”:这两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方塘收雨脚”写池塘收纳了雨丝,展现出雨渐停歇的动态画面,仿佛能看到雨水滴答汇聚的场景;“落日半遥岑”则将视角拉远,落日余晖映照半边远山,一个“半”字精准地勾勒出夕阳西下,光影斜照山峦的朦胧美感,为全诗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开篇。“芙蕖净娟娟,丽服抚翠衾”:诗人聚焦荷花,“芙蕖净娟娟”直白地赞美荷花洁净秀丽,亭亭玉立之态尽显;“丽服抚翠衾”运用拟人手法,把荷花比作身着华丽服饰轻抚翠被的佳人,赋予荷花人的风姿与神韵,不仅形象生动,更添一份柔美与高雅。“无言意自远,欲渡秋水深”:前句写荷花静静伫立,虽无声却意境悠远,如同君子内敛沉静,自有高格;“欲渡秋水深”则别出心裁,想要亲近荷花却碍于秋水阻隔,既侧面烘托出荷花生长环境的幽深,又流露出诗人对荷花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难以企及的共鸣。“缅怀平生人,对此讵可寻”:诗人触景生情,面对荷花思念起往昔之人,“缅怀”一词饱含深情,而“对此讵可寻”以反问语气强调故人难觅,荷花依旧,人事已非,在美好与哀愁的对比中,深化了诗人的怅惘之感。“弄芳惜晼晚,酒至谁与斟”:“弄芳”描绘诗人赏玩花朵,“惜晼晚”则感慨时光流逝,花儿将谢,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酒至谁与斟”紧承上文,在这感伤之时,想要借酒消愁,却无人相伴共饮,孤独之情溢于言表,尽显漂泊羁旅的落寞。“天涯有归云,聊寄相思心”:诗人抬头望见天边归云,引发思乡之情,云能归乡,人却漂泊,只能将满心相思寄予云朵,以云为寄托,既拓宽了意境,又让无形的相思有了具象化的载体,使情感表达更为婉转。“心开获清赏,芙蕖一何绮”:再次赞叹荷花,“心开”表明因荷花盛开内心喜悦,得以尽情欣赏这美景;“芙蕖一何绮”用“一何”加强语气,强调荷花是何等绮丽,直白抒发对荷花的倾慕,与前文对荷花的描写相呼应,强化赞美之情。“美人艳新妆,敛袂照秋水”:又一次将荷花比作美人,“艳新妆”描绘荷花如同刚梳妆打扮好的艳丽佳人,“敛袂照秋水”则展现其临水照影的娇羞姿态,拟人手法的反复运用,使荷花形象更加丰满,也让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愈发浓烈。“端如荡子事,顾自良家子”:把荷花比作良家女子,“端如”即宛如之意,强调荷花端庄的品性,与“荡子”形成对比,突出荷花的高洁、守正,即便身处纷扰环境,依然保持自身美好,暗喻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坚守。“黄金选燕赵,摇落对江沚”:“黄金选燕赵”用典故暗示追求荣华富贵之人,“摇落对江沚”描绘荷花在江边凋零,二者形成鲜明对照,感慨美好事物在世俗追求与时光流逝双重冲击下的衰落,诗人借荷花抒发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悲哀。“薄暮风雨来,独立泪如洗”:傍晚风雨骤至,荷花独自挺立,诗人“独立”其中,目睹此景,感同身受,不禁泪如雨下,以荷花的孤苦无依映衬诗人漂泊异乡、无人依靠的凄惨,情景交融,感染力极强。“望君君讵知,倾宫定谁似”:诗人翘首期盼,然而“望君君讵知”,所望之人全然不知自己的思念,以问句抒发内心的失落;“倾宫定谁似”用倾宫的华丽来反问有谁能与之相比,强调心中思念之人的无比重要,在绝望与期盼交织中,将思念推向极致。
上一篇:宋·秦观《即席次君礼年兄韵》
下一篇:宋·秦观《次韵参寥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