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àn
·
·
luàn
huā
cóng
céng
xié
shǒu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luàn
huā
cóng
céng
xié
shǒu
qióng
yàn
jǐng
huān
shǎng
dào
jīn
shuí
diāo
ān
suǒ
dìng
yóu
rén
lái
wǎng
hǎo
mèng
suí
chūn
yuǎn
cóng
qián
shì
kān
xiǎng
niàn
xiāng
guī
zhèng
yǎo
jiā
huān
wèi
ǒu
nán
liú
liàn
kōng
chóu
chàng
yǒng
chán
juān
wèi
mǎn
tàn
lóu
shí
chóng
shàng
kān
wàn
què
xún
guī
zhǐ
yáng
guān
chàng
hèn
dōng
liú
shuǐ
táo
yuán
huí
shuāng
jiǎng
zhàng
rén
dīng
níng
wèn
jīn
zěn
xiàng

译文

昔日在繁茂的花丛中,我曾与你携手同游,尽情欣赏那美好的景致,沉醉在欢乐的游赏之中。到如今是谁将,雕花的马鞍牢牢锁住,阻碍了游人的往来。美好的梦境随着春光一同远去,往昔的种种、实在不忍回想。思念着你所居的香闺已是杳无音信,与佳人的欢乐相聚未能实现,难以留恋、只剩一片空自的惆怅。漫长的夜晚,月儿尚未圆满,可叹那玉楼、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登上。怎堪忍受身在万里之外,却要寻找回归的路途,只能指着阳关,独自唱着送别之歌。深深怨恨那向东流淌的江水,桃源仙境般的地方、想要掉转船桨返回那里。依靠谁呢,能细细地为我叮咛询问,我如今该走向何方。

逐句剖析

"乱花丛里曾携手":昔日在繁茂的花丛中,我曾与你携手同游,

# 乱花:盛开的繁花。

"穷艳景":尽情欣赏那美好的景致,

# 艳景:犹美景。,穷:尽。

"迷欢赏":沉醉在欢乐的游赏之中。

# 欢赏:欢乐游赏。,迷:迷恋,入迷。

"到如今谁把":到如今是谁将,

"雕鞍锁定":雕花的马鞍牢牢锁住,

# 雕鞍锁定:谓尽力挽留。

"阻游人来往":阻碍了游人的往来。

"好梦随春远":美好的梦境随着春光一同远去,

"从前事、":往昔的种种、

"不堪思想":实在不忍回想。

"念香闺正杳":思念着你所居的香闺已是杳无音信,

# 杳:无影无声,杳无音信。

"佳欢未偶":与佳人的欢乐相聚未能实现,

"难留恋、":难以留恋、

"空惆怅":只剩一片空自的惆怅。

"永夜婵娟未满":漫长的夜晚,月儿尚未圆满,

# 婵娟:本意为美好。后多指月。,永夜:长夜。

"叹玉楼、":可叹那玉楼、

# 玉楼:指女子所居之楼。

"几时重上":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登上。

"那堪万里":怎堪忍受身在万里之外,

"却寻归路":却要寻找回归的路途,

"指阳关孤唱":只能指着阳关,独自唱着送别之歌。

# 阳关孤唱:阳关,即《阳关曲》,古代送别时所唱。

"苦恨东流水":深深怨恨那向东流淌的江水,

"桃源路、":桃源仙境般的地方、

# 桃源路:“桃源路”二句:旧注引梁吴均《续齐谐记》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事释之,似未尽妥。词云“欲回双桨”,谓入桃源时有船可通也。因知此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记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或二事并用,宋词中常见之。

"欲回双桨":想要掉转船桨返回那里。

# 双桨:指船。欲回双浆,谓想借船以回到桃源之中去,既远避尘世,又能谐昔日之欢。

"仗何人":依靠谁呢,

# 仗:依仗,依靠。

"细与叮宁问呵":能细细地为我叮咛询问,

# 叮:一作丁。

"我如今怎向":我如今该走向何方。

# 怎向:争向,怎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为北宋词人秦观贬谪时所作的一首艳情词。词中回忆往昔与恋人同游的欢乐时光,感叹如今相隔万里、孤身一人的凄苦,抒发了满心的惆怅与愁苦。实则,此词表面写男女之情,暗中却寄托着贬谪的苦楚,正如清代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言“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词中蕴含着作者对被逐出京城、且贬谪之地越来越偏远的不满与迷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宋绍圣元年(1094年),秦观因被列入元祐党籍,被贬为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监。当时他心境凄苦,便到法海寺修行忏悔。绍圣三年(1096年),他又因请假抄写佛书获罪,被削去官职,改迁郴州(今湖南郴县)。郴州比处州位置更偏远,与词人的故乡以及汴京的距离也更为遥远。这首词所抒发的,正是他被贬郴州时的忧伤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艳情词,借往昔与恋人同游的欢乐场景,以及如今相隔遥远、孤身一人的凄苦境况,表面抒发对恋情的追忆与惆怅,实则暗藏贬谪的苦楚,将身世之感融入艳情描写中,表达出对被逐离京、贬地渐远的不满与迷茫。

2. 写作手法

象征:“永夜婵娟未满”句,以未圆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暗示词人期盼的团圆尚未实现,将对相聚的渴望寄于自然意象之中,含蓄表达了内心的怅惘与期待。渲染:“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三句,以“万里”写贬谪之遥,“孤唱”显形单影只,叠加“阳关”这一饱含离别意的意象,层层铺展,将词人南迁途中求归不得的悲苦、举目无亲的凄凉,化作具体可感的场景,浓重渲染出迁客孤苦无依的悲凉心绪。

3. 分段赏析

上片着重回忆往昔生活。词人在蔡州与汴京时,曾涉足青楼、为歌妓写词,开篇“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便从与恋人携手赏花的美好回忆写起,字里行间满是当年的沉醉与欢愉。然而“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笔锋陡转写当下,“雕鞍锁定”不仅是恋爱被阻隔的苦恼,更暗合事业遭受打击、壮志消磨的感慨,昔日自由赏玩的时光被现实羁绊阻断。“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好梦”既含对美好恋情的回忆,也有对春风得意往事的回首,“随春远”的痛惜中,是对过往一切无法追回的怅惘。“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写离别后恋人远隔、重逢无望的孤寂,重上玉楼与佳人团聚的简单愿望终成泡影,只能将感伤化为“空惆怅”,相思中满是身不由己的无奈。下片紧承前意,脉络不断,表面仍以绮语写艳情,实则自然过渡到寄慨身世。“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词人举头望月,未圆的月儿象征着人之团圆时机还未到来,“玉楼”既指与佳人相聚之处,也暗喻朝廷,“几时重上”的慨叹中,藏着对重归朝廷的怀疑。这种从艳情到身世的转换,如灰蛇蚓线忽隐忽现,手法高妙。“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极写贬谪之地的辽远,词人愈贬愈远、求归不得,心绪无比悲凉。古人西出阳关有亲友饯别,而他独自南迁、举目无亲,只能“孤唱”《阳关曲》,“孤唱”二字点明迁客身份,渲染出凄凉悲苦的氛围。比他略早的张舜民在《卖花声》中说“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张词重于愤,秦词偏于悲,在宋代迁谪文字中各具特色。“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东流水”带不走苦恨,“桃源路”象征着理想归宿,“欲回双桨”的追寻中,不无想要得到朝廷重新任用的期待。结尾“仗何人,细与叮宁问呵,我如今怎向”的疑问,满腹辛酸汩汩流出,既揭示对命运的惶惑,更突出相思无望的悲凉,以及面对人生挫折的强烈失意与遗憾,将全词的复杂心绪推向极致。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并非单纯的相思之作。古典诗歌中,借男女恋情寄托其他情感是常见手法,秦观这首词亦是如此,从细腻含蓄的相思描写中,能读出他怀才不遇的复杂心境。他“不堪思想”的“从前事”里,除了对美好恋情的追忆,也包含着对往昔顺遂得志时光的回望。“谁把雕鞍锁定”的无奈追问,不仅有恋情受阻的苦闷,更暗含着事业受挫、壮志难酬的感慨。而“却寻归路”“欲回双桨”的向往与追寻中,也藏着期待朝廷重新起用的心愿。在“如今怎向”的迷茫困惑里,他面对人生挫折时的失意与遗憾之情显得格外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如今谁把”至“未偶”,与后“那堪万里”至“问呵”相同,但前多一“到”字耳。旧谱注“锁”字断句,误。观“阻游人”以下,与后“指阳关”以下,无一字平上去入不合。“阻”字“指”字,乃一字领句也,奈何乱注乎?“呵”字上声,正与前“偶”字同,而谱乃认作平声,可叹。独不见朱希真《满路花》以“呵”字煞尾,叶“火”、“裹”等韵耶?

清万树《词律》卷八

# 按长卿、圣求俱有《鼓笛慢》词及《词林万选》载张仲宗一首,查俱系《水龙吟》。想因起句及前结略似,故讹刻耳。

清万树《词律》卷八

# 前二阕(均案:指本篇及《望海潮》其四)写离怀,语意较少游其他作品为朴拙,如“成病也因谁”、“问呵,我如今怎向”,皆情深语浅,曲曲传出儿女柔情。

现代龙榆生《苏门四学士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中书侍郎挽词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秦观《和蔡天启赠文潜之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