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桥东过":行过彩绘桥东,
"朱门下":朱门宅院前,
"一水闲萦花草":一弯流水悠然环绕花草。
"独驾一舟千里去":独自驾舟远行千里,
"心与长天共渺":心境如长空般辽阔苍茫。
"乍暖扶春":初暖的春意夹杂微寒晨光,
"轻寒弄晓":拂晓时分寒意轻摇,
"是处人踪少":此处人迹罕至。
"黯然望极":黯然极目远眺,
"酒旗茅屋斜袅":酒旗与茅屋在暮色中斜斜摇曳。
"少年无限风流":年少时风流无限,
"有谁念我":如今有谁挂念我,
"此际情难表":此刻愁绪难以言说。
"遥想蓝桥何日到":遥想何时能抵达蓝桥般的理想之境,
"暗把心期自祷":暗自祈祷心愿得偿。
"柳陌轻飔":柳絮轻扬的小径,
# 飔:一作缌。
"沙汀残雪":残雪未消的沙洲,
"一路风烟好":沿途风景虽好却显孤寂。
"携壶自饮":携酒独酌,
"闲听山畔啼鸟":静听山间鸟鸣,强作闲适以自宽。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画桥东过,朱门下,一水闲萦花草”,词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画桥、朱门,尽显古朴典雅,悠悠一水环绕着花草,“闲萦”二字将水的悠然之态与花草的静谧柔美完美融合,营造出闲适静谧氛围,仿佛将人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独驾一舟千里去,心与长天共渺”,视角一转,词人独自驾舟,驶向远方,望着辽阔长天,心境也随之开阔,一个“渺”字,不仅写出天地的苍茫无垠,更体现出词人内心的豁达与对远方未知的憧憬,仿若要挣脱尘世束缚,融入这浩渺天地。“乍暖扶春,轻寒弄晓,是处人踪少”,进一步描绘早春清晨之景,乍暖还寒之际,春意在悄然滋长,清晨的凉意与新生的暖意交织,四下无人,更添几分清冷幽静,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早春的独特韵味。“黯然望极,酒旗茅屋斜嬝”,在这寂静之中,词人极目远眺,看到远处酒旗在茅屋上随风轻摇,“黯然”一词泄露心底的落寞,与前文的清幽形成反差,于旷远画面中融入个人情思,展现出词人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又难掩内心的孤寂,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下片:“少年无限风流,有谁念我,此际情难表”,词人思绪飘回少年时光,忆起往昔风流快意,可如今时过境迁,无人能懂此刻内心复杂情感,强烈的今昔对比,尽显岁月沧桑与内心的失落惆怅,以直白倾诉引发读者共鸣。“遥想蓝桥何日到,暗把心期自祷”,运用“蓝桥”典故,传说裴航在蓝桥遇仙女云英,此处词人借此表达对美好爱情或理想境界的向往,暗自期盼能抵达心中的“蓝桥”,为词作增添浪漫神秘色彩,也透露出内心的执着追求。“柳陌轻缌,沙汀残雪,一路风烟好”,重回现实描绘眼前景致,柳陌上轻烟笼罩,沙汀边残雪未消,一路风烟弥漫,景色优美,既有春的生机,又存冬的余韵,以景衬情,暗示尽管内心有愁绪,但仍能欣赏沿途美好,展现出一种豁达洒脱。“携壶自饮,闲听山畔啼鸟”,结尾画面悠然,词人手持酒壶,自斟自饮,悠闲聆听山间鸟儿啼鸣,将孤独化为闲适,在自然中寻求慰藉,与开篇呼应,尽显悠然自得之态,又于洒脱中隐含几分无奈,余味无穷。
上一篇:宋·秦观《陨星石》
下一篇:宋·秦观《念奴娇·朝来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