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jiāng
hóng
·
·
shū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yuè
yàn
fēng
liú
zhàn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xìn
dào
jué
chén
biāo
zhì
qīng
chéng
yán
cuì
wǎn
chuí
luó
shuāng
xiǎo
liǔ
róu
huā
mèi
jiāo
xiào
cóng
lái
dào
chù
zhǐ
wén
míng
jīn
xiāng
shí
liǎn
ér
měi
xié
ér
zhǎi
xiān
nèn
xiōng
bái
jué
chóu
cháng
jiǎo
luàn
zuò
zhōng
kuáng
jīn
bēi
céng
yǒu
fēn
bǎo
chāi
luò
zhěn
zhī
màn
cóng
jīn
diǎn
zài
xīn
tóu
kōng
chéng

译文

这位来自越地的艳丽女子,风情万种,她的美貌堪称天上人间独一无二。一定要相信,她有着超尘脱俗的风姿容貌,有着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她用翠色的发饰挽起如同垂落的螺壳般小巧的双髻,身姿如柳般柔软,面容似花般妩媚,尽显娇弱无力的柔美之态。笑着感慨,从前总是在各处听闻她的美名,今日终于得以与她相识。她的脸庞娇美动人,脚上穿着窄窄的鞋子。她的手指如同美玉般纤细娇嫩,酥软的胸部肌肤洁白如雪。自己只觉得愁绪在心中翻搅杂乱,在坐席中就像个为她痴迷发狂的人。曾经有幸与她一起饮酒作乐,共享美好时光,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与她亲近,看到她的宝钗落在枕旁。无奈从现在起,只能把对她的这份情感留在心中,徒然地成为一段回忆罢了。

逐句剖析

"越艳风流":这位来自越地的艳丽女子,风情万种,

"占天上、人间第一":她的美貌堪称天上人间独一无二。

"须信道、绝尘标致":一定要相信,她有着超尘脱俗的风姿容貌,

"倾城颜色":有着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

"翠绾垂螺双髻小":她用翠色的发饰挽起如同垂落的螺壳般小巧的双髻,

"柳柔花媚娇无力":身姿如柳般柔软,面容似花般妩媚,尽显娇弱无力的柔美之态。

"笑从来、到处只闻名":笑着感慨,从前总是在各处听闻她的美名,

"今相识":今日终于得以与她相识。

"脸儿美":她的脸庞娇美动人,

"鞋儿窄":脚上穿着窄窄的鞋子。

"玉纤嫩":她的手指如同美玉般纤细娇嫩,

"酥胸白":酥软的胸部肌肤洁白如雪。

"自觉愁肠搅乱":自己只觉得愁绪在心中翻搅杂乱,

"坐中狂客":在坐席中就像个为她痴迷发狂的人。

"金缕和杯曾有分":曾经有幸与她一起饮酒作乐,共享美好时光,

"宝钗落枕知何日":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与她亲近,看到她的宝钗落在枕旁。

"谩从今、一点在心头":无奈从现在起,只能把对她的这份情感留在心中,

"空成忆":徒然地成为一段回忆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江红·姝丽》是宋代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细腻笔触描摹女子姿容情态,上片“越艳风流”开篇即奠定审美基调,以“天上人间第一”的夸张修辞凸显女子超凡脱俗之美,垂螺双髻与柳柔花媚的意象组合,既见吴越地域审美特征,又暗含对女子娇弱之态的怜惜;下片“脸儿美,窄”等白描句式,通过身体细节的聚焦展现动态美感,金缕和杯、宝钗落枕的虚实相生,将宴饮欢愉与相思怅惘交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越艳风流,占天上、人间第一。须信道、绝尘标致,倾城颜色”,开篇极力夸赞女子的美貌,称其为天上人间第一,强调她的容貌超凡脱俗,有着倾国倾城之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读者对这位女子的美丽有了初步的想象。“翠绾垂螺双髻小,柳柔花媚娇无力”,则进一步描写女子的发型和神态,翠绿的发髻如同垂落的螺壳,小巧精致,而她的神态如柳般柔软,如花般妩媚,娇弱无力,展现出女子的娇柔之美。“笑从来、到处只闻名,今相识”,说明女子声名远扬,作者此前只是听闻其名,如今得以相识,侧面烘托出女子的出众以及作者对此次相识的感慨。下阕:“脸儿美,鞋儿窄。玉纤嫩,酥胸白”,以细腻的笔触具体刻画女子的外貌,从脸、鞋、手到胸部,突出了女子的美丽容颜和娇好身材。“自觉愁肠搅乱,坐中狂客”,描写作者见到女子后的内心感受,因对女子的倾慕而愁肠百转,难以自持,甚至在众人面前像个狂客,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女子的痴迷。“金缕和杯曾有分,宝钗落枕知何日”,“金缕和杯”暗示作者与女子曾有过共同饮酒作乐的美好时光,而“宝钗落枕知何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与女子相聚的期盼与不确定,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与她亲近。“谩从今、一点在心头,空成忆”,最后直抒胸臆,说从此以后,只能将对女子的这份情感放在心头,成为一段空虚的回忆,充满了无奈和伤感,表达出作者对这段感情的难以忘怀以及对无法长相厮守的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题汤泉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秦观《宁浦书事六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