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jiāng
hóng
·
·
fēng
xiāo
xiāo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fēng
xiāo
xiāo
cháng
shàng
chūn
màn
huí
shǒu
qīng
shān
shù
xiào
rén
láo
shān
xià
fěn
fěn
méi
luò
fěn
tóu
miǎo
miǎo
yáo
绿
xiǎng
xiǎo
yuán
suǒ
chái
fēi
fán
huā
zhú
wén
qiāng
míng
lóu
dié
diāo
lán
yòu
shàng
máng
xié
cǎo
wàn
qǐng
shuǐ
yún
fān
bái
niǎo
suō
yān
gēng
huáng
chàng
dōng
fēng
xiāng
wàng
miǎo
tiān
kōng
níng

译文

风雨发出萧瑟的声音,在漫长的道路上、春天的泥泞没过了脚。随意回头望去、只见无数青山,嘲笑自己如此劳碌奔波。山下粉色的梅花纷纷飘落花瓣,渡头水波浩渺,绿水荡漾。想起家中小园、柴门寂寞地锁着,园中繁花与翠竹生长着。拖着有花纹的鞋子,身上玉佩锵锵作响。华丽的楼阁层层叠叠,雕花的栏杆曲折环绕。又哪里比得上、湖上穿着草鞋住在草屋。广阔的水面和天空中白鸟翻飞,农夫披着蓑衣在烟雨中耕种小黄牛。面对东风惆怅不已、与向往的生活相隔遥远,只能徒然地凝望。

逐句剖析

"风雨萧萧":风雨发出萧瑟的声音,

"长途上、":在漫长的道路上、

"春泥没足":春天的泥泞没过了脚。

"谩回首、":随意回头望去、

"青山无数":只见无数青山,

"笑人劳碌":嘲笑自己如此劳碌奔波。

"山下粉粉梅落粉":山下粉色的梅花纷纷飘落花瓣,

"渡头淼淼波摇绿":渡头水波浩渺,绿水荡漾。

"想小园、":想起家中小园、

"寂寞锁柴扉":柴门寂寞地锁着,

"繁花竹":园中繁花与翠竹生长着。

"曳文履":拖着有花纹的鞋子,

"锵鸣玉":身上玉佩锵锵作响。

"绮楼叠":华丽的楼阁层层叠叠,

"雕阑曲":雕花的栏杆曲折环绕。

"又何如、":又哪里比得上、

"湖上芒鞋草屋":湖上穿着草鞋住在草屋。

"万顷水云翻白鸟":广阔的水面和天空中白鸟翻飞,

"一蓑烟雨耕黄犊":农夫披着蓑衣在烟雨中耕种小黄牛。

"怅东风、":面对东风惆怅不已、

"相望渺天涯":与向往的生活相隔遥远,

"空凝目":只能徒然地凝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江红·风雨萧萧》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描绘词人在风雨泥泞的长途跋涉,回首青山,感叹自身劳碌。看到山下梅花飘落、渡头碧波荡漾,不禁想象家中小园的寂寞。下阕将华丽的生活场景与湖上芒鞋草屋的田园生活对比,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面对东风,因与向往的生活遥不可及而怅然凝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描绘风雨交加,长途被春泥淹没的艰难旅途,奠定了旅途艰辛的基调,体现词人的疲惫与厌倦。“谩回首、青山无数,笑人劳碌”,词人回首看到无数青山,自嘲为生活奔波劳碌,增添了无奈之感。“山下粉粉梅落粉,渡头淼淼波摇绿”,描绘山下梅花飘落、渡头水波荡漾的美景,在艰辛旅途中插入此景,使情感稍作舒缓,同时为下文想象小园做铺垫。“想小园、寂寞锁柴扉,繁花竹”,由眼前景联想到家中小园柴门紧闭,花草竹子独自生长,通过想象表达对家园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下阕:“曳文履,锵鸣玉。绮楼叠,雕阑曲”,描绘穿着华丽、住所精美的富贵生活,为后文对比做准备。“又何如、湖上芒鞋草屋”,笔锋一转,表明这种富贵生活不如湖上穿着草鞋、居住草屋的田园生活,直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万顷水云翻白鸟,一蓑烟雨耕黄犊”,描绘出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画卷,白鸟在水云间翻飞,农夫披着蓑衣在烟雨中耕牛,进一步强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怅东风、相望渺天涯,空凝目”,面对东风,想到向往的田园生活远在天涯,只能怅然凝望,将向往不得的怅惘之情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送僧归保宁》

下一篇:宋·秦观《石州慢·九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