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2
zhòng
xuān
zhēng
zhú
chūn
yóu
jìng
shuí
zhī
mèi
zuì
yōu
cháng
huā
làn
màn
chūn
shēn
shuì
měi
mèng
piāo
cháng
yōu
rèn
zhòng
cái
nán
liǎo
ǒu
shēn
xián
zàn
tōu
yīn
zhī
wéi
jùn
zhōu
réng
shān
zhōu

译文

众人喧闹着,争抢着去追寻春日游玩的乐趣,独自安静地待着,这份滋味的美好又有谁能知晓。雨后初晴,白昼变得更长,百花盛开,绚丽多彩,在这春意浓郁之时,酣然入睡,美好的梦境也悠悠飘荡。常常担忧自己身负重任,却又觉得才力难以胜任完成,偶尔能获得片刻的清闲,便暂且偷得一份快乐。因为这些经历,越发体会到在地方为官的乐趣,想要请求任职州郡时,还是打算请求到多山的州郡去。

逐句剖析

"众喧争去逐春游":众人喧闹着,争抢着去追寻春日游玩的乐趣,

"独静谁知昧最优":独自安静地待着,这份滋味的美好又有谁能知晓。

"雨霁日长花烂漫":雨后初晴,白昼变得更长,百花盛开,绚丽多彩,

"春深睡美梦飘浮":在这春意浓郁之时,酣然入睡,美好的梦境也悠悠飘荡。

"常忧任重才难了":常常担忧自己身负重任,却又觉得才力难以胜任完成,

"偶得身闲乐暂偷":偶尔能获得片刻的清闲,便暂且偷得一份快乐。

"因此益知为郡趣":因为这些经历,越发体会到在地方为官的乐趣,

"乞州仍拟乞山州":想要请求任职州郡时,还是打算请求到多山的州郡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独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描绘了在春日里,众人喧闹着争去春游,而诗人却独自享受宁静的生活场景。通过“雨霁日长花烂漫,春深睡美梦飘浮”展现了春日雨后的美好景色与诗人惬意的状态。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抒发了“常忧任重才难了,偶得身闲乐暂偷”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身负重任的担忧,又有偷得闲暇的快乐。最后以“因此益知为郡趣,乞州仍拟乞山州”表达了对为郡生活的独特乐趣的体会以及对山州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运用了对比、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写作手法,语言自然质朴,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开篇“众喧争去逐春游,独静谁知昧最优”,将众人喧闹着争去春游的场景与自己独自静处作对比,突出诗人对宁静独处生活的享受,也衬托出其内心与众人的不同。借景抒情:“雨霁日长花烂漫”描绘了雨后初晴、白昼变长、百花盛开的春日美景,借此抒发诗人内心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在这美好景色中获得的闲适之感。直抒胸臆:“常忧任重才难了,偶得身闲乐暂偷”直接表达了诗人平日里担忧自己身负重任却才力不足,偶尔获得闲暇时的愉悦心情,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绪。

2. 分段赏析

首联诗人便将众人的状态与自己形成鲜明对比。“众喧争去逐春游”生动地描绘出众人在春日里喧闹着、争抢着外出春游的热烈场景,一个“喧”字尽显热闹嘈杂,而“争”字则将人们对春游的急切与热衷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诗人笔锋一转,“独静谁知味最优”,表明自己独自安静地待着,享受着这份宁静,认为这种宁静的滋味才是最美好的。在这两句中,众人的“喧”与诗人的“静”相互映衬,突出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心境和对宁静独处的独特喜爱,为全诗奠定了清幽闲适的基调,也引发读者对诗人为何偏爱这种宁静生活的好奇。颔联承接首联中诗人独处的情境,转而描绘春日里的美好景色。“雨霁日长花烂漫”,描绘出雨后初晴的景象,雨过天晴,日光变得更加悠长,照耀着大地,使得花朵在此时开得格外烂漫,色彩斑斓。这里不仅点明了春日的季节特征,还通过对雨后花朵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一面。“春深睡美梦飘浮”则进一步描述诗人在这美好的春日里,酣然入睡,梦境也如同春日的气息一般,轻柔、悠然地飘浮着。这两句诗从视觉和感觉两个角度,将春日的美好与诗人惬意的生活状态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闲适、惬意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在春日独居时的悠然自得。颈联笔锋一转,从对春日景象的描写过渡到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常忧任重才难了”,诗人直言自己常常担忧身负的重任太过艰巨,而自己的才能难以胜任,无法将事情妥善地完成。这体现出诗人对工作、对责任的重视以及内心的忧虑。“偶得身闲乐暂偷”,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能获得片刻的清闲,诗人也会从中偷得一份快乐。一个“暂”字,表明这种快乐并非长久,而是在繁忙工作间隙的短暂享受,也暗示出诗人平日里的忙碌与压力。这两句诗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既有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忧虑,又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尾联紧承颈联,是诗人在前文的基础上对自身为官生涯的思考与感慨。“因此益知为郡趣”,通过前文所描述的生活体验,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地方为官的乐趣。这里的“趣”并非单纯的快乐,而是在忙碌与清闲、责任与自我之间找到的一种平衡,一种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乞州仍拟乞山州”,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未来申请州职时,仍打算申请多山的偏僻州郡。这表明诗人在经历了种种之后,对繁华热闹的地方兴趣渐淡,反而向往山州那种相对宁静、清幽的环境,更能契合他喜爱宁静、享受独处的心境,也体现出诗人对这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至此,诗歌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小圃》

下一篇:宋·欧阳修《盆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