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xíng
zèng
yà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yún
jiān
zhēng
yàn
shuǐ
jiān
zēng
zhuó
fāng
duō
wēi
suì
wǎn
jiāng
tóng
shì
bàn
gèng
nán
fēi

译文

正值深秋时节,云空里远征的大雁,飞落在江水之间栖息,它们一路上要躲避众多猎取飞鸟的短箭,早已惊得筋骨疲惫,羽翼也已经因此衰微。临近年终岁尾之时,我们在这江河湖泊之间相遇,同是江湖过客,不要匆匆与我辞别而去,请你们同我结为旅伴,一起向更远的南方飞。

逐句剖析

"云间征雁水间栖":正值深秋时节,云空里远征的大雁,飞落在江水之间栖息,

# 栖:指鸟禽歇宿。,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征:续校:一作秋。

"矰缴方多羽翼微":它们一路上要躲避众多猎取飞鸟的短箭,早已惊得筋骨疲惫,羽翼也已经因此衰微。

# 微:衰微,无力的样子。,矰缴:指猎取飞鸟所用的射具。缴为系在短箭上的丝绳。

"岁晚江湖同是客":临近年终岁尾之时,我们在这江河湖泊之间相遇,同是江湖过客,

# 岁晚:岁末,年终岁尾的时间里。

"莫辞伴我更南飞":不要匆匆与我辞别而去,请你们同我结为旅伴,一起向更远的南方飞。

# 辞:辞别。,莫:不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行赠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夷陵途中,借南飞征雁自喻,抒发漂泊江湖、孤寂失意的羁旅之思。前两句以“云间征雁”起兴,暗喻仕途险恶与自身困顿;后两句“岁晚江湖同是客”点明人雁同命的悲凉,“莫辞伴我更南飞”则于恳求中透出倔强。全诗以物我同构的象征手法,将自然意象与身世感怀交融,语言简淡而意蕴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贬谪诗“怨而不怒”的独特风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秋,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改革遭贬,自真州南行赴任夷陵县令途中。面对江湖漂泊、仕途险恶(“矰缴方多”暗指官场倾轧),诗人见南飞倦雁栖于江畔,触景生情,遂以雁自况,既叹命运多舛,亦显孤傲不折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羁旅抒怀诗。全诗借深秋南飞征雁为象,通过“云间征雁水间栖”的飘零意象与“矰缴方多羽翼微”的生存困境,揭示贬谪文人“江湖同是客”的孤寂命运。末句“莫辞伴我更南飞”以拟人化恳求,既抒天涯沦落之悲,又显逆境中寻求精神共鸣的执着,在物我交融间完成对宋代士大夫精神困境的诗意书写。

2. 写作手法

拟人:“莫辞伴我”将雁人格化,使客观物象承载主观情感,强化物我同悲的感染力。白描:以“岁晚江湖”简笔勾勒萧瑟秋景,渲染苍凉氛围,为抒情提供典型环境。对比:“云间”之高远与“水间”之漂泊形成空间落差,凸显理想(仕途)与现实(贬谪)的撕裂感。

3. 分段赏析

首句“云间征雁水间栖”以俯仰视角勾画雁群迁徙的苍茫图景,“云间”喻曾经庙堂之高,“水间栖”指当下江湖之远,空间转换暗含仕途跌宕;次句“矰缴方多羽翼微”直揭生存危机,“方多”与“微”的强弱对比,道尽贬谪文人如惊弓之鸟的处境;第三句“岁晚江湖同是客”将人雁并置,以“同是客”点明天涯沦落之共情;末句“莫辞伴我更南飞”打破物我界限,在恳求中显孤傲,于无奈中见韧性,使全诗在悲凉底色上迸发不屈精神。

4. 作品点评

此诗堪称宋代贬谪文学的典范之作,其“以雁写人”的象征体系深刻影响了后世迁客骚人的抒情范式。“岁晚江湖同是客”一句,以平淡语写彻骨悲,被历代评家誉为“宋人羁旅诗眼”。全诗在欧阳修“平易自然”的整体诗风中独显沉郁顿挫之气,既承继杜甫“天地一沙鸥”的孤寂传统,又开创“理趣与性情交融”的宋调新境。作为《欧阳文忠公集》中的明珠,此诗以其物我同构的哲学深度与含蓄蕴藉的语言艺术,在宋代绝句中占有独特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宋宣献公挽词三首 其二》

下一篇:宋·欧阳修《春晴书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