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shāng
yuàn
·
·
guān
chóu
wàng
chù
mǎ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guān
chóu
wàng
chù
mǎn
jiàn
qiū
xiàng
wǎn
yàn
guò
nán
yún
xíng
rén
huí
lèi
yǎn
shuāng
luán
qīn
chóu
huǐ
zhǎn
yòu
yǒng
zhěn
rén
yuǎn
mèng
wèi
chéng
guī
méi
huā
wén
sài
guǎn

译文

关塞河流愁思弥漫,举目皆是。素秋渐深,暮色降临。雁群掠过南云,游子回望故乡,泪眼模糊。绣着双鸾的锦被,此刻展开徒增悔恨。长夜漫漫、孤枕难眠,思念之人远在他方。梦中未能回到故里,却听见边塞传来凄凉的笛声,惊觉梅花已开。

逐句剖析

"关河愁思望处满":关塞河流愁思弥漫,举目皆是。

"渐素秋向晚":素秋渐深,暮色降临。

"雁过南云":雁群掠过南云,

"行人回泪眼":游子回望故乡,泪眼模糊。

"双鸾衾裯悔展":绣着双鸾的锦被,此刻展开徒增悔恨。

"夜又永、":长夜漫漫、

"枕孤人远":孤枕难眠,思念之人远在他方。

"梦未成归":梦中未能回到故里,

"梅花闻塞管":却听见边塞传来凄凉的笛声,惊觉梅花已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商怨》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词品》《词综》作晏殊词。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邃,以游子的视角,通过“关河”“素秋”“双鸾衾裯”等意象,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上片“关河愁思”“素秋向晚”“雁过南云”等意象,以萧瑟秋景烘托游子的离愁别绪,奠定凄凉基调。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关河”“素秋”“南云”等开阔意象开篇,“愁思望处满”奠定全词基调。“渐”字暗含时间的流逝感,“雁过南云”既是实景描写,又以雁归人未归的对比,强化游子的思乡之情。“回泪眼”三字将抽象愁绪具象化为生理反应,极具感染力。下片由室外转向室内,“双鸾衾裯”的精致与“悔展”的心理形成反差,揭示对过去成双成对的追悔。“夜又永”的重复句式强调长夜难熬,“枕孤人远”直陈孤独处境。结尾“梅花闻塞管”以边塞笛声与梅花意象的组合,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家国离散的感慨,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恨春迟·欲借江梅荐饮》

下一篇:宋·欧阳修《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