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借江梅荐饮":想借一枝江梅佐酒。
# 荐饮:犹佐饮、下酒。,江梅:一种野生梅花。花稍小而有清香,果实小而硬。
"望陇驿、":遥望驿馆、
"音息沉沉":音信杳无。
"住在柳州东":我住在柳州东边,
# 柳州:唐柳宗元曾贬为柳州刺史。此泛指贬官后的居处。
"彼此相思":彼此深深思念,
"梦回云去难寻":梦中相见,醒来却如流云散去,无处寻觅。
# 梦回云去:指男女欢爱已毕。
"归燕来时花期浸":燕子归来时,花期渐渐临近。
# 花期:开花时期。
"淡月坠、":淡月西沉、
"将晓还阴":天快亮了仍阴沉。
"争奈多情易感":怎奈我多情敏感,
"风信无凭":风信无常难凭信,
# 风信:指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如何消遣初心":这份初心该如何排遣。
# 初心:原来的意愿。,消遣:消释排遣。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词,词中以“风信无凭”等意象,描绘了春日里的相思与怅惘之景,抒发作者对春光易逝、情感难遣的怅惘心境。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争奈多情易感”,“争奈”意为“怎奈、无奈”,直接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多情易感”则直白点出自身重感情。展现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敏感。起兴:“欲借江梅荐饮”,以“江梅”这一意象起笔。梅花常与高洁、思念等情感相关联,词人借“想以江梅佐酒”的举动,自然引出后续的情感内容,因思念而盼音信、因相思难见而怅惘。江梅的意象既为全词奠定了清雅又略带凄迷的基调,也像一个情感的引子,将词人内心的相思之情缓缓牵引出来。反问:“如何消遣初心”是通过“如何才能做到”的疑问,强调“初心难以消遣”的事实,这份真挚的情感早已深入心底,无从排遣。这种表达比直接说“初心难消”更添一层婉转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上片的“欲借”两句,化用了陆凯寄梅的典故。南朝宋时,陆凯从江南折梅托驿使带给长安的好友范晔,还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个故事后世传为美谈,“陇头音信”也成了远方书信的代称。欧阳修在这里说想借江南的梅花助酒兴,却没等到远方朋友的音信,感叹朋友间隔绝不通。“住在”三句,进一步诉说彼此间的思念牵挂,却苦于无法顺畅沟通。“柳州”一词,应当是化用了柳宗元被贬的旧事。当年柳宗元被贬柳州,曾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中提到与同时被贬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相互思念却音信阻隔,欧阳修用这个典故,也是想表达类似的处境。“梦回云去难寻”则是说,梦中或许与对方相见,可一觉醒来,像云彩飘走一样,梦中情景再也找不到了。下片“归燕”两句,写春天燕子归来时,花期本应渐渐临近,可此时淡淡的月亮西沉,天快亮了却还是阴沉沉的,花期恐怕要推迟了。“争奈”三句,字里行间隐隐透着牢骚和不平。“风信无凭”紧接上句,表面是说明明到了花信风的时节,却没如约而至,就像欧阳修在《戏答元珍》里写的“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说的是春光来得晚。但实际上,“风信”二字很可能还暗指政治气候反复无常,让人难以捉摸。“如何消遣初心”这句话意思就更明显了。这里的“初心”指的是最初的心愿和本心。欧阳修曾两次被贬,第一次是因为替范仲淹辩护写了《与高司谏书》,第二次是因为写《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为庆历新政辩护。这两次的“初心”都是出于正义,为了朝廷,符合臣子直言敢谏的本分,却因此获罪被贬,心里的委屈和不平该怎么排解呢?欧阳修的词里很少有涉及政治的,这首是个例外。它写得比较含蓄,全靠“江梅”“陇驿”“柳州”“初心”这些词语稍作提示,尤其是如果没有“柳州”这个看似不相关的词,我们很难弄明白这首词真正想表达的主旨。
4. 作品点评
作为欧阳修的词作,此篇承晚唐五代词之传统,语言凝练含蓄,情感沉郁中不失雅致。
上一篇:宋·欧阳修《洞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