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huì
zhào
xiǎo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shào
nián
guì
yōu
yōu
lǎo
gōng
míng
dìng
yǒu
fǒu
suì
yuè
xiāo
yuè
tíng
zhuàn
shān
chuān
liáo
miǎo
qiú
shā
shēn
yǒu
chū
fēi
bào
guó
shí
wèi
miǎn
chóu
měi
shū
wàng
yǎn
suī
fēi
qiǎng
dēng
lóu

译文

年少时渴望的富贵早已远去,如今年老了,功名肯定是没有了吧?岁月不断消磨,看过了众多亭传的兴衰,山川辽阔遥远,身上的衣裘都已破旧。若有机会为国家献身,我本毫不吝惜,只是没有报国的时机,难免忧愁。身处局促之地,常常想舒展视野,虽然这里不是我的故乡,还是勉强登上高楼。

逐句剖析

"少年富贵已悠悠":年少时渴望的富贵早已远去,

"老大功名定有不":如今年老了,功名肯定是没有了吧?

"岁月消磨阅亭传":岁月不断消磨,看过了众多亭传的兴衰,

"山川辽邈弊衣裘":山川辽阔遥远,身上的衣裘都已破旧。

"杀身有地初非惜":若有机会为国家献身,我本毫不吝惜,

"报国无时未免愁":只是没有报国的时机,难免忧愁。

"局促每思舒望眼":身处局促之地,常常想舒展视野,

"虽非吾土强登楼":虽然这里不是我的故乡,还是勉强登上高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慧照寺小阁》是宋代陆游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主题围绕壮志未酬与爱国忧思。诗中,陆游先感慨年少富贵远去,老大功名未就,借岁月消磨、山川辽远,侧面烘托人生蹉跎。后直抒胸臆,表达愿杀身报国却苦无时机的愁绪。最后以登楼远眺,虽身处异乡仍强登抒怀。前四句叙事抒情,后四句议论抒情。前半部分借景与过往经历,为后半部分的爱国愁绪铺垫。此诗沉郁顿挫,尽显陆游拳拳爱国之心与壮志难酬的无奈,读来令人动容,展现其诗歌中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以自问自答,回忆年少对富贵的憧憬,感慨如今老大仍功名未就,奠定身世感慨基调。第二句从时空维度,借岁月流逝、亭传兴衰、山川辽阔与自身困窘,烘托人生蹉跎。第三局笔锋一转直抒胸臆,表明愿为报国不惜生命,却因报国无门而忧愁,尽显爱国情怀。末句写诗人身处局促异乡,强登楼望远,试图排解忧愁,呼应诗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秋晚》

下一篇:宋·陆游《属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