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寻残梦苦难成":勉强追寻残梦终难续,
"推枕搘藤绕舍行":推枕起身拄杖绕屋行。
"新涨生波渔艇活":春水新涨渔船随波荡,
"晨曦送暖客衣轻":晨曦送来暖意让人顿觉衣衫轻盈。
"烟迷芳草苍茫色":烟雾迷蒙中芳草呈现苍茫的色调,
"鹊占高枝嚄唶声":喜鹊占据高枝发出喧闹的啼鸣。
"老病自怜犹嗜学":年老多病自伤身世却仍嗜好学习,
"诵书家塾羡诸生":听着家塾里的读书声羡慕那书生。
# 诵书家塾羡诸生:新馆一客,诸孙晨兴入学,诵书颇盛。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强寻残梦苦难成,推枕支藤绕舍行”两句写晨起情状。“强寻残梦”见诗人对梦境的眷恋,“苦难成”则点破现实的侵扰,欲留未留的怅惘尽在其中。“推枕支藤”的动作细节,既显老病之态,又暗示其惯常的晨起习惯,平淡中见生活质感,为全诗奠定沉郁而又从容的基调。“新涨生波渔艇活,晨曦送暖客衣轻”转而绘春晨之景。“新涨生波”写春水涣涣,“渔艇活”以一“活”字赋予舟楫灵动之感,暗衬渔夫劳作的生气;“晨曦送暖”从触觉着笔,“客衣轻”则以衣物单薄显春日和畅。两句对仗精工,“生波”与“送暖”、“渔艇”与“客衣”动静交织,于清新明快中见诗人对自然时序的敏锐感知,一扫首联的沉滞。“烟迷芳草苍茫色,鹊占高枝嚄唶声”进一步铺陈春景。“烟迷芳草”以朦胧雾气笼罩草地,营造苍茫悠远的视觉层次;“鹊占高枝”则以鸟儿喧闹的“嚄唶声”打破静谧,视觉与听觉的反差,既写出春日蓬勃的生机,亦隐含诗人对热闹景象的疏离——“苍茫”与“高枝”的空间对照,似暗喻其心境与外界的微妙隔阂。“老病自怜犹嗜学,诵书家塾羡诸生”收束于情志抒怀。“老病自怜”直言身体衰颓的无奈,“犹嗜学”却笔锋一转,以“犹”字强振精神,凸显对学问的执着;目睹家塾中诵读的“诸生”,“羡”字既含对青春活力的歆羡,亦藏对求知初心的追慕。末句以“羡”字收束,将个人遭际与普世情怀交织,于自怜中见旷达,在衰飒中见热望,尽显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外,对生命本真的眷恋与对精神超越的坚守。全诗四句两联,前半绘景细腻而富生气,后半言情深挚而有节概,景与情层层递转,于日常琐碎中见诗人的精神底色。
上一篇:宋·陆游《闻虏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