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撚黄花无意绪":手中捻着黄菊,却毫无心绪,
# 撚:一作“捻”,一作“拈”。
"等闲行尽回廊":随意漫步,不知不觉走遍了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卷起帘子,院中的桂树散发出残留的芬芳。
"枯荷难睡鸭":枯败的荷叶难以让鸭子安睡,
"疏雨暗池塘":稀疏的雨点打湿了池塘,天色渐暗。
"忆得旧时携手处":想起从前与你携手同游的地方,
"如今水远山长":如今却隔着万水千山,相距遥远。
"罗巾浥泪别残妆":丝帕沾着泪水,洗去了残存的妆容。
"旧欢新梦里":旧日的欢乐总在新梦中浮现,
"闲处却思量":闲暇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思念。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词。借秋日黄花、桂香、枯荷疏雨的景象与回忆中昔日携手的场景,写出了当下的孤寂怅惘与对往昔情事的深切怀念。
2. 分段赏析
上片“手撚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以人物动作起笔写闲愁。手中捻着黄花却毫无心绪,随意间走遍了长长的回廊,“黄花”常与秋日、愁思相关,“无意绪”直抒胸臆,“等闲行尽回廊”以行动的随意与范围的广阔,衬托内心的空虚与愁绪的绵长,开篇便奠定伤感基调。“捲帘芳桂散余香”,写卷帘后的景象与嗅觉感受。卷起帘子,芬芳的桂花飘散着残余的香气,“芳桂余香”本是清雅之景,却在“无意绪”的心境下更显寂寥,以乐景衬哀情,让愁绪更添一层幽微。“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两句,以秋景收束上片。枯萎的荷叶难以让鸭子栖息,稀疏的雨点使池塘显得昏暗,“枯荷”“疏雨”“暗池塘”勾勒出秋日凄清的画面,“难睡鸭”的细节增添了画面的萧瑟感,将无形的愁绪融入有形的景物之中,情景交融。下片“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由景入情转入回忆。记起从前携手同游的地方,如今却隔着万水千山,“旧时携手”与“如今水远山长”形成鲜明对比,“水远山长”既写空间的遥远,也暗指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拉开了今昔的距离,引出浓浓的思念。“罗巾浥泪别残妆”,刻画离别后的情态。用丝帕擦拭泪水,告别残存的妆容,“浥泪”“残妆”细节生动,将女子离别后的憔悴与悲伤具象化,让思念之情有了承载的画面。结尾“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写思念的绵延不绝。旧日的欢乐常在新梦中出现,闲暇时总会频频思念,“旧欢新梦”写思念在梦中的延续,“闲处却思量”则写清醒时的牵挂,以“梦”与“闲处”对比,将思念之情更好的表达出来,余味悠长,尽显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