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luò
shān
gāo
shuāng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2
luò
shān
gāo
shuāng
běi
fēng
yàn
yòu
xíng
yán
měi
jué
qíng
huái
怀
hǎo
yǐn
néng
lìng
xìng
wèi
cháng
pín
sàn
shì
liáng
wèi
shuí
chūn
cǎo
mèng
chí
táng
zhōng
nián
cháng
zuò
dōng
shān
hèn
qiǎn
duàn
cháng

译文

树叶飘落,山峰显得格外高峻,经过一夜寒霜。北风驱赶着大雁,它们又各自离散飞行。默默无言时常常觉得情怀美好,不饮酒也能让兴致趣味悠长。人生频繁地相聚离散,试着仔细思量。究竟是为了谁像春草入梦池塘那样。中年常常怀着如谢安那样壮志未酬的遗憾,不要让离别的歌声使自己痛苦断肠。

逐句剖析

"木落山高一夜霜":树叶飘落,山峰显得格外高峻,经过一夜寒霜。

# 木落:落叶。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北风驱雁又离行":北风驱赶着大雁,它们又各自离散飞行。

"无言每觉情怀好":默默无言时常常觉得情怀美好,

"不饮能令兴味长":不饮酒也能让兴致趣味悠长。

"频聚散":人生频繁地相聚离散,

"试思量":试着仔细思量。

"为谁春草梦池塘":究竟是为了谁像春草入梦池塘那样。

# 春草梦池塘:《南史·谢惠连传》:“谢惠连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加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句。’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功。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

"中年长作东山恨":中年常常怀着如谢安那样壮志未酬的遗憾,

# 中年长作东山恨:《世说新语·言语》篇:“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

"莫遣离歌苦断肠":不要让离别的歌声使自己痛苦断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木落山高一夜霜》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了一幅秋景图,树木凋零、北雁南飞,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词人以“无言”“不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下片由景及情,感慨人生的聚散无常,抒发了中年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遗憾,以及对离别的伤感。全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体现了辛弃疾词作豪放中蕴含深沉情感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开篇描绘出一幅秋末冬初的萧瑟画面,木叶在一夜霜后纷纷落下,山峰显得愈发高耸,北风呼啸,驱赶着大雁再次离散飞行,借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聚散无常,为全词奠定了深沉的基调。“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在这萧索的秋景中,词人却觉得无言时情怀美好,不饮酒也能让兴味悠长,展现出一种在宁静中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前文的萧瑟秋景形成对比,暗示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下阕:“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词人开始对人生的频繁聚散进行深入思考,发出“为谁春草梦池塘”的疑问,“春草梦池塘”化用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典故,表达对人生目标和意义的探寻,体现出对聚散无常的无奈。“中年长作东山恨”,运用谢安东山隐居及出山的典故,直言自己中年壮志未酬的遗憾,将情感推向高潮。“莫遣离歌苦断肠”,最后词人试图自我宽慰,不要让离别的歌声使自己痛苦断肠,在无奈与遗憾中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使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下一篇:宋·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