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阙宫车转":城阙中的宫车转向陵墓方向,
"山林隧路归":灵车沿山林隧道缓缓归葬。
"苍梧云未远":苍梧的云霭尚未消散,
"姑射露先曦":姑射的晨露已被曦光蒸干。
"玉暗蛟龙蛰":玉器黯淡如蛟龙潜藏,
"金寒雁鹜飞":金饰寒光中雁鹜孤飞。
"老臣他日泪":老臣他日垂泪时,
"湖海想遗衣":望向湖海仍会追思先帝遗留的衣冠。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写作手法
用典:全诗通过苍梧、姑射、蛟龙蛰等典故,将历史传说与悼亡情感结合,既表达对神宗功德的赞颂,又暗含对时局的隐忧,体现了王安石用典凝练、意蕴深沉的特点。对比:追忆君臣相得的过往与变法失败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凸显政治理想的落差;以宫廷与山林的场景转换,象征神宗时代政治理想的终结。
2. 分段赏析
《宗皇帝挽辞二首(其二)》首联“城阙宫车转,山林隧路归”通过“城阙”与“山林”的空间对比,暗喻皇权运转的终结与帝王生命的消逝。颔联“苍梧云未远,姑射露先晞”化用舜帝葬苍梧与《庄子》姑射仙人的典故,既以“云雾未散”象征哀思绵延,又以“朝露干涸”暗讽神宗早逝导致变法未竟的遗憾。颈联“玉暗蛟龙蛰,金寒雁鹜飞”采用双关手法,“玉暗”既指皇权式微,亦隐喻自身政治蛰伏;“金寒雁鹜”则以秋景萧瑟暗喻人才离散。尾联“老臣他日泪,湖海想遗衣”以“老臣”自况,将个人罢相后的孤寂与对神宗的追思交织。
上一篇:宋·王安石《葛兴祖挽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