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南苑岸西斜":河流自南苑流淌,河岸向西倾斜,
# 河:张本作淮。
"风有晶光露有华":微风拂过,水面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露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柳故人陶令宅":门前柳树依旧,那是故人陶潜(陶渊明)的宅邸,
# 陶令:张本作元亮。
"井桐前日总持家":井边的梧桐树见证了往昔,仿佛还回响着前日总管家的声音。
"嘉招欲覆杯中渌":美好的邀请如同即将倾泻而出的杯中绿酒,令人心醉,
# 渌:一作绿。,嘉:一作佳。
"丽唱仍添锦上花":悠扬的歌声如同在锦绣之上再添花朵,更加绚丽。
"便作武陵樽俎客":我便做那武陵仙境中的酒徒,
"川源应未少红霞":在这川流不息的源头,红霞应该依旧绚烂,未曾减少。
# 源:一作原。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分段赏析
《即事》首联以自然景色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河流自南苑蜿蜒流过,河岸向西倾斜,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微风吹过,河面上泛起层层波纹,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露珠在晨光或暮色的映照下,散发出璀璨的光华。这两句诗通过“河流”、“风”、“露”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具体的物象,如门柳、井桐等,勾起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门旁的柳树依然青翠,仿佛是故人陶令(陶渊明)宅院的守护者;井边的梧桐树见证了往昔的时光,总持(总管、主持之意)着这个家的岁月变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更蕴含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人的无尽思念。颈联将笔触转向宴会上的欢乐气氛。美好的邀请如同斟满的酒杯,即将倾泻而出,那杯中的绿酒仿佛要溢出杯沿;美妙的歌声悠扬动听,如同在锦绣之上再添上一朵绚丽的花朵。这两句诗通过“嘉招”、“杯中渌”、“丽唱”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享受,同时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欢快的色彩。尾联以诗人的自我抒怀作结,表达了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诗人自喻为武陵的酒徒,愿意在这宁静而美丽的川源之地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他相信,在那遥远的川源之处,红霞依旧绚烂多姿,美好的生活仍在继续。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武陵”这一典故的引用,更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