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历阳时":从前我在历阳的时候,
"得子初江津":第一次在江边渡口遇到了你。
"手中紫团参":你手中拿着紫团参,
"一饮宽吾亲":让我亲人服用一次就缓解了病情。
"舍舟城南居":后来我们离开船,住在城南,
"杖屦日相因":每天穿着草鞋,拄着拐杖,相互往来。
"百口代起伏":家中众人接连生病,
"呻呼聒比邻":声音大得连邻居都能听到。
# 呼:张本作吟。
"叩门或夜半":有时你半夜敲门,
"屡费药物珍":多次送来珍贵的药材帮助我们。
"欲报恨不得":我想报答你,却无从下手,
"肠胃盘车轮":内心像车轮在肠胃中盘绕般纠结痛苦。
"今逢又坎坷":如今我又遭遇坎坷,
"令子驰风尘":你奔波在风尘之中。
"颠倒车马间":在车马颠簸之间,
"起先冰雪晨":从冰雪覆盖的清晨就开始启程。
"嗟我十五年":唉,我已经为官十五年了,
"得禄尚辞贫":虽然有了俸禄,却仍然贫穷。
"所读漫累车":我读过的书多得装满车辆,
"岂能苏一人":却不能拯救一个人。
"无求愧子义":我没有回报你的情谊,感到惭愧,
"有施惭子仁":你对我施以恩惠,我却无以为报。
"逝将收桑榆":我将归隐晚年。
"邀子寂寞滨":邀请你到那寂寞的水边。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分段赏析
第一联:“昔在历阳时,得子初江津。”诗人回忆过去在历阳(今安徽和县)的时光,与友人张康初次相遇的情景。江津(渡口)象征着两人友谊的开端,为全诗奠定了怀旧的基调。第二联:“手中紫团参,一饮宽吾亲。”“紫团参”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诗人通过友人送来的紫团参,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友人的关怀让诗人感到温暖,也体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第三联:“舍舟城南居,杖屦日相因。”诗人描述与友人在城南共同生活的场景:两人离开舟船,居住在城南,每日相伴,或散步或交谈。这种日常的相处,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回忆。第四联:“百口代起伏,呻呼聒比邻。”诗人描绘了家庭中众多人口的起起落落,呻吟呼喊声甚至传到了邻居那里。这里通过家庭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第五联:“叩门或夜半,屡费药物珍。”诗人回忆友人在半夜敲门送来珍贵的药物,体现了友人对诗人家人的关怀与帮助。这种无私的帮助让诗人深感愧疚。第六联:“欲报恨不得,肠胃盘车轮。”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帮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因无法回报而产生的愧疚与痛苦,内心如同车轮般翻滚。第七联:“今逢又坎坷,令子驰风尘。”诗人提到如今又遭遇了新的坎坷,友人的儿子奔波于风尘之中,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与命运的无常。第八联:“颠倒车马间,起先冰雪晨。”诗人描绘了在车马颠簸中,友人不辞辛劳,早早起床迎接的情景,体现了友人对诗人的深情厚谊。第九联:“嗟我十五年,得禄尚辞贫。”诗人感叹自己十五年来虽然有了微薄的俸禄,但仍然生活清贫。这里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第十联:“所读漫累车,岂能苏一人。”诗人自嘲自己读书虽多,却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怀疑。第十一联:“无求愧子义,有施惭子仁。”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无私帮助的感激,同时也因自己无法回报而感到愧疚。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第十二联:“逝将收桑榆,邀子寂寞滨。”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深厚情谊,感慨当下的坎坷与无奈,最终以对未来的期许作结,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守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上一篇:宋·王安石《悲哉孔子没》
下一篇:宋·王安石《净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