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剡风生晚":晚风轻轻吹拂,闪烁生光,
"娟娟月上初":初升的月亮柔美明亮。
"白沙眠騄骥":白色沙滩上,骏马静静安眠,
# 騄:原作绿,据张本改。
"清浪浴潭鱼":清澈波浪中,鲟鱼自在游玩。
"竟欲从君饮":真想与你共饮美酒一醉方休,
"犹便读我书":也愿就着这景读我的诗书。
"斜阳不到处":夕阳照不到的角落里,
"墙角树扶疏":墙角的树木枝叶繁茂、错落有致。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怀诗。此诗展现了傍晚江畔的静谧景致,通过描绘剡剡晚风、娟娟初月、白沙清浪等画面,表达出王安石晚年与友人交往的隐逸生活情致。
2. 分段赏析
“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开篇描绘傍晚至夜晚的过渡,“剡剡”形容晚风渐起的动态,“娟娟”写月色初升的柔美。风与月的交织,勾勒出静谧中带点生动的黄昏画卷,奠定全诗闲适的基调。“白沙眠騄骥,清浪浴鲟鱼。”白沙地上,良马酣眠;清波之中,鲟鱼游弋。前句写陆地的静谧,后句写水中的灵动,一静一动间,自然生灵的和谐与自在跃然纸上,暗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竟欲从君饮,犹便读我书。”既想与友人开怀畅饮,又不舍放下手中书卷。“竟欲”“犹便”的矛盾中,流露诗人既重情谊又爱读书的闲适心境,体现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斜阳不到处,墙角树扶疏。”结句聚焦阴影中的角落,斜阳未照之处,树木枝叶却茂盛舒展。“扶疏”二字写树影的错落有致,既补全了光影交织的画面,又以静景收束全篇,余味中透着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上一篇:宋·王安石《寄友人》
下一篇:宋·王安石《段约之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