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zhōng
shū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rǎn
rǎn
xià
xiāo
xiāo
shān
shuǐ
qiū
yún
dài
tián
luò
bào
tīng
zhōu
guī
chū
mén
suǒ
qiú
wèi
néng
wàng
gǎn
kǎi
liáo
rén
móu

译文

缓缓的树叶飘落,凄清的山水已是秋天。浮云缠绕着田野,落日依偎着水中小洲。回到船中躺卧无人可交谈,出门行走又有什么可寻求。无法忘记心中的感慨,姑且借助古人的谋略寻求慰藉。

逐句剖析

"冉冉木叶下":缓缓的树叶飘落,

"萧萧山水秋":凄清的山水已是秋天。

"浮云带田野":浮云缠绕着田野,

"落日抱汀洲":落日依偎着水中小洲。

"归卧无与语":回到船中躺卧无人可交谈,

"出门何所求":出门行走又有什么可寻求。

"未能忘感慨":无法忘记心中的感慨,

"聊以古人谋":姑且借助古人的谋略寻求慰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舟中读书》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借舟行时的视角铺展秋日山水景象,抒发旅途之中的复杂心绪。全诗八句依写景与抒情分为两部分:前四句以“冉冉木叶下”“萧萧山水秋”勾勒出鲜明的季节特点,又用“浮云带田野”“落日抱汀洲”描绘出舟中所见的秋日风光;后四句则以“归卧无与语”“出门何所求”流露孤寂之感,尾联“未能忘感慨,聊以古人谋”寄寓着对古代处世智慧的追怀。诗中简洁的意象与含蓄的情感,映射出作者在归隐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冉冉木叶下,萧萧山水秋”,首联描绘舟行途中的秋日景象。“冉冉木叶下”,以“冉冉”写出树叶缓缓飘落的姿态,透着秋的静谧;“萧萧山水秋”,用“萧萧”形容山水间的凄清之声,点出秋的萧瑟,两句结合,勾勒出一幅萧瑟而开阔的秋日山水图,既点明时节,又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浮云带田野,落日抱汀洲”,颔联继续写景,画面更显灵动。“浮云带田野”,写浮云如丝带般缠绕着田野,“带”字赋予浮云以轻柔的动态;“落日抱汀洲”,描绘落日如怀抱般依偎着水中小洲,“抱”字让落日有了温情,两句通过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写得富有情态,既拓展了视野,又暗含着诗人独处时对宁静的向往。“归卧无与语,出门何所求”,颈联由景转入抒情,直抒胸臆。“归卧无与语”,写回到舟中躺卧,却没有可以交谈的人,道尽独处的孤独;“出门何所求”,则发出出门行走又能寻求什么的疑问,流露出茫然与怅惘,将舟中生活的孤寂与内心的空虚直白地表达出来,情感真挚。“未能忘感慨,聊以古人谋”,尾联点出“读书”的主旨,收束全诗。“未能忘感慨”,说明心中的感慨难以平息;“聊以古人谋”,则写出借阅读古人的典籍、借鉴古人的谋略来排遣感慨的做法,将读书与内心的需求结合,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又让孤独的心境有了寄托,余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王安石《寄友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