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开金钥诏辞臣":夜晚打开宫门,下诏宣召辞臣,
"对御抽毫草帝纶":面对着皇帝抽出毛笔起草诏书。
"须信朝家重儒术":一定要相信朝廷重视儒家学说,
"一时同榜用三人":同一时期同一榜中任用了三个人。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反映宫廷事务与朝廷政策的七言绝句。诗中描述了夜晚皇帝开启宫门诏令辞臣,诗人面对皇帝挥毫起草诏书的情景,进而感慨朝廷对儒术的重视,同一榜中任用了多位儒士,展现出诗人在宫廷中担当重要职责的经历以及对朝廷用人政策的肯定,反映出当时朝廷重儒的风气。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夜开金钥诏辞臣”,点明时间是夜晚,“开金钥”形象地描绘出宫廷宫门开启,皇帝下诏宣召辞臣的庄重场景,给人一种神秘而严肃的感觉。“对御抽毫草帝纶”,生动展现了诗人面对皇帝,从容地抽出毛笔起草诏书的画面,“对御”突出了场合的正式与庄重,“抽毫草帝纶”则体现了诗人的才华与担当,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宫廷中严肃而重要的一幕,也暗示了诗人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后两句:这两句转为议论抒情。“须信朝家重儒术”,诗人直接表达了对朝廷重视儒术的坚信,“须信”二字语气坚定。“一时同榜用三人”则以同一榜中任用三人这一具体事例,进一步阐述朝廷对儒士的重用,从而深化了主题,使诗人对朝廷重儒政策的赞扬之情更加鲜明,也让读者感受到当时朝廷浓厚的重儒氛围。
上一篇:宋·王安石《送惠思上人》
下一篇:宋·王安石《平甫如通州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