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íng
fēi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běn
hàn
jiā
zǎo
shēn
gōng
yuǎn
jià
chán
guó
wéi
cuì
qióng
wéi
shì
zhān
wèi
qiáng
chén
àn
tiān
dào
cháng
zhù
xiāo
míng
míng
hàn
yuè
kōng
xiāng
shí
shēng
nán
yǒu
què
huí
shēn
rěn
huí
kàn
jiù
xiě
zhēn
yán
shì
huáng
jīn
shǎo
ài
dān
qīng
cuò
huà
rén
zhāo
wéi
hàn
gōng
fēi
zuò
qiè
liú
qīng
zhǒng
xiàng
huáng
hūn
yán
huā
mìng

译文

我本是汉朝的女子,早年进入了那深深的皇宫里。后来远嫁到匈奴单于的国度,憔悴不堪再无昔日的美丽与生机以毡帐作为居住的房屋,用毛毡围成墙壁,胡地的沙尘漫天,前路漫长又迷茫。从此与汉宫的亲人们彼此隔绝,再无消息往来,只有那皎洁的汉月仿佛还认识我,徒增伤感。生死相隔,难以再有机会回到故土,实在不忍心回头去看曾经在汉宫留下的画像。并非是我没有足够的金钱贿赂画师,而是画师贪图钱财胡乱地把我画丑。早上还是汉朝宫廷中的妃子,傍晚就成了匈奴之地的妾室。只留下那青冢在黄昏中孤寂地伫立,我的容颜曾如花般娇艳,命运却如树叶般轻薄脆弱。

逐句剖析

"我本汉家子":我本是汉朝的女子,

"早入深宫里":早年进入了那深深的皇宫里。

"远嫁单于国":后来远嫁到匈奴单于的国度,

"惟悴无复理":憔悴不堪再无昔日的美丽与生机

"穹庐为室旃为墙":以毡帐作为居住的房屋,用毛毡围成墙壁,

# 室:龙舒本作屋。

"胡尘暗天道路长":胡地的沙尘漫天,前路漫长又迷茫。

"去住彼此无消息":从此与汉宫的亲人们彼此隔绝,再无消息往来,

"明明汉月空相识":只有那皎洁的汉月仿佛还认识我,徒增伤感。

"死生难有却回身":生死相隔,难以再有机会回到故土,

"不忍回看旧写真":实在不忍心回头去看曾经在汉宫留下的画像。

# 回:龙舒本作重。

"玉颜不是黄金少":并非是我没有足够的金钱贿赂画师,

"爱把丹青错画人":而是画师贪图钱财胡乱地把我画丑。

"朝为汉宫妃":早上还是汉朝宫廷中的妃子,

# 朝为汉宫妃:原校:一作今日汉宫妃,明朝胡地妾。

"暮作胡地妾":傍晚就成了匈奴之地的妾室。

"独留青冢向黄昏":只留下那青冢在黄昏中孤寂地伫立,

"颜色如花命如叶":我的容颜曾如花般娇艳,命运却如树叶般轻薄脆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明妃曲》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乐府诗。主题是借王昭君的遭遇,抒发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也暗讽当时不良风气。内容上,开篇点明昭君身份与远嫁缘由,随后描绘她在胡地恶劣生活环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回归的痛苦,还指出画师错画是远嫁主因,最后写其死后的凄凉。写作手法上,运用对比,如汉宫与胡地的反差凸显命运无常;细节描写“不忍回看旧写真”展现复杂情感;正衬手法,借明月、黄昏之景强化孤独悲戚。分段来看,首句交代背景,中间部分写胡地境遇与思乡,尾句刻画命运与结局。该诗以昭君故事为蓝本,生动展现其悲剧人生,借古讽今,手法巧妙,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在对昭君命运的感叹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我本汉家子,早入深宫里。远嫁单于国,憔悴无复理”开篇点明昭君的身份,“我本汉家子”强调她本是汉朝的女子,却早早进入深宫。“早入深宫里”暗示了她在宫中的孤独和无奈,也为后面的远嫁埋下伏笔。“远嫁单于国”直接写出了昭君命运的转折,她被迫远嫁匈奴。“憔悴无复理”描绘了昭君远嫁后的憔悴模样,表现出她对远离家乡、亲人的痛苦和无奈。“穹庐为室旃为墙,胡尘暗天道路长。去住彼此无消息,明明汉月空相识。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回看旧写真”“穹庐为室旃为墙”描写了昭君在匈奴的居住环境,以穹庐为室、旃为墙,突出了生活条件的艰苦和文化差异。“胡尘暗天道路长”则进一步强调了她所处环境的恶劣,以及与家乡路途的遥远。“去住彼此无消息”写出了昭君与汉朝亲人之间音信断绝的无奈,“明明汉月空相识”通过明月这一意象,表达了昭君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明月虽明,但她只能与明月相识,却无法与亲人相见。“死生难有却回身”表明昭君深知自己生死难料,难以再回到家乡。“不忍回看旧写真”则表现出她不忍心看过去的画像,因为那会勾起她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更添伤感。“玉颜不是黄金少,爱把丹青错画人。朝为汉宫妃,暮作胡地妾。独留青冢向黄昏,颜色如花命如叶”“玉颜不是黄金少,爱把丹青错画人”揭示了昭君远嫁的原因,是因为画师的错画,而不是因为她缺少黄金贿赂。这两句诗批判了当时宫廷中以貌取人、贿赂成风的现象。“朝为汉宫妃,暮作胡地妾”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昭君命运的巨大变化,从汉宫的妃子到胡地的妾室,这种落差让人深感命运的无常。“独留青冢向黄昏,颜色如花命如叶”描绘了昭君死后的凄凉景象,她的青冢独自面对黄昏,美丽的容颜如同花朵般凋零,生命却如树叶般脆弱。“青冢”成为了昭君命运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王安石《次韵和甫咏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