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漫漫覆长路":广阔的青天覆盖着漫长的道路,
"一纸短书无寄处":一封简短的书信却没有可以寄送的地方。
"月下长吟久不归":在月光下长久地吟诵着不愿回去,
"当时还见雁南飞":还记得当时还看见大雁向南飞去。
"弯弓射飞无远近":拉弯弓箭射向飞鸟,不管距离是远是近,
"青冢路边南雁尽":青冢路边向南飞去的大雁已经没有了。
"两处音尘从此绝":从此两地的消息往来彻底断绝,
"唯向东西望明月":只能朝着东方和西方遥望明月。
# 向:龙舒本作看。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分段赏析
“青天漫漫覆长路,一纸短书无寄处”,广阔的青天覆盖着漫长的道路,可一封简短的书信却找不到可以寄送的地方。诗人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迷茫的氛围,初步表达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月下长吟久不归,当时还见雁南飞”,在月光下长久地吟诵着,久久不愿回去,还记得当时还能看见大雁向南飞去。这里的大雁南飞,可能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愁绪,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弯弓射飞无远近,青冢路边南雁尽”,拉弯弓箭射向飞鸟,不管距离是远是近,青冢路边向南飞去的大雁已经没有了。此句看似在写射雁的场景,实则可能是诗人内心情绪的一种宣泄,同时也为下文两地音信断绝的表述做了铺垫。“两处音尘从此绝,唯向东西望明月”,从此两地的消息往来彻底断绝,只能朝着东方和西方遥望明月。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苦和与亲人音信隔绝的痛苦,融入到遥望明月的举动之中,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下一篇:宋·王安石《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