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少忻豫":人老了就少有欣喜,
# 忻豫:欢乐。,少:一作“无”。
"况复病在床":何况(我)反反复复地生病,长年生活在床上。
# 况复:更加、加上;何况,况且。
"汲水置新花":从井里打水用来放新摘的花,
# 汲:从下往上打水。
"取忍此流芳":狠心地选择(将它摘下)想要(享受)它散发的香味。
# 此:一作“以”。
"流芳只须臾":可是散发的香味本就只能持续一小会,
# 只:同“秪”。
"我亦岂久长":我也(像这个香味一样)生命短暂,难道(还)可以(活得)长久吗?
# 我:一作“吾”。
"新花与故吾":新摘的花和过去的我,
"已矣两可忘":罢了,两者都可以忘记了。
# 两可:一作“可两”。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新花》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的首联直接陈述了诗人老年时衰病的生活状态,表达出一种无奈与落寞;颔联通过“汲水置新花”试图在病中寻得一丝慰藉;颈联由新花的短暂芬芳联想到生命的易逝;尾联上升到对生死、记忆的哲思,传达出对生死的淡然情绪。整首诗情调悲怆,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又有对生死的超然和豁达。
2. 分段赏析
首联:“老年少忻豫,况复病在床。”诗人开篇点明心境:年老时,愉悦的心情本就稀少,更何况又卧病在床。这两句直抒胸臆,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出诗人因年老和疾病带来的无奈与落寞。颔联:“汲水置新花,取慰此流芳。”诗人通过“汲水置新花”的动作,试图用新花的芬芳来安慰自己。这一细节描写既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暗示了这种安慰的短暂和无力。颈联:“流芳祇须臾,我亦岂久长。”诗人感慨花的芬芳转瞬即逝,而自己的生命同样短暂。通过花的凋零与生命的无常相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尾联:“新花与故吾,已矣两可忘。”最后,诗人以豁达的语气收尾,认为新花与旧我终将消逝,不如两相忘却。这既是一种无奈的接受,也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下一篇:宋·王安石《寄杨德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