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清江曲":农家小院座落在清江岸边,
# 田舍清江曲:《晋书·陶潜传》:“惟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楚辞》:“隐岷山以清江。”《晋书·陶潜传》:“惟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楚辞》:“隐岷山以清江。”《晋书·陶潜传》:“惟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楚辞》:“隐岷山以清江。”田舍: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曲:一作上。
"柴门古道旁":用柴草编织的小门对着古老的道路。
# 柴门:农人的院门。
"草深迷市井":草丛阔远,找不到集市,
# 草深迷市井:元行恭诗:“草深斜径成。”《风俗通》:“古音二十五亩为一井,因为市交易,故称市井。”市井:古代做买卖的地方。
"地僻懒衣裳":地域偏僻,人们懒得穿戴好衣裳。
"榉柳枝枝弱":柜柳纤微枝条柔弱婀娜,
# 榉柳枝枝弱:“榉”一作“杨”。《本草衍义》:“榉木皮,今人呼为榉柳。然叶谓柳非柳,谓槐非槐”。吴曾《漫录》:“今本作榉柳,非也。枇杷一物,榉柳则二物矣。对对亦胜树树。”榉:一作柜。
"枇杷树树香":枇杷熟透散发浓郁的清香。
# 枇杷树树香:《上林赋》:“卢橘夏熟。”注:“即枇杷也。”左思《蜀都赋》:“其园则有林檎枇杷。”李善注:“枇杷冬华黄实,本出蜀中。”仇兆鳌 《杜诗详注》:“《学林新编》曰:此诗以榉柳对枇杷,或谓榉柳者,柳之一种,其名为榉柳,非双声字也。枇杷乃双声字,相对未工。予谓诗题曰‘田舍’,则当在田舍时偶然见此二物,举以成对耳。如《觅松苗子》诗云:‘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杨梅乃梅之一种,以此相配,乃正对也。”枇杷:为蔷薇科植物。树树:一作对对。
"鸬鹚西日照":劳累了一天的鱼鹰落在夕阳的余辉里,
# 鸬鹚西日照:晋乐歌:“君非鸬鹚鸟。”洙曰:“鸬鹚,水鸟,蜀人以之捕鱼。”鸬鹚:水鸟,蜀人以之捕鱼。
"晒翅满鱼梁":在堆鱼虾的沙滩上张开翅膀。
# 晒翅满鱼梁:《诗疏》:“敝败之苟,在于鱼梁。”宋赵次公曰:“陶侃母责其为渔梁吏而寄鲊。”翅:鱼翅。 鱼梁:用土石截住水流,留缺口用来捕鱼的堤坝。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诗。诗歌以杜甫成都浣花草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中寻得的隐逸天地:首联点明草堂选址的清幽,颔联以草木鸟虫的生机烘托诗人闲适心境,颈联通过榉柳与枇杷的自然意象展现田园之美,尾联以鸬鹚归巢的静谧画面收束全篇。全诗借田舍周边的自然景物与村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历经漂泊后对宁静生活的珍视,以及在田园中获得的心灵慰藉,体现了其“诗中有画”的写景功力与儒士隐逸情怀的交融。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等田园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喜爱与悠然闲适之情。自然环境描写:“草深迷市井”从视觉角度描绘出草木茂盛,遮蔽视线的景象,展现乡村环境的幽深与静谧。
3. 分段赏析
首联“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以极为质朴且平实的语言,清晰勾勒出田舍所处之地。那田舍恰好坐落于清江蜿蜒曲折之处,一侧紧挨着古老的道路。这般对居住环境的简洁勾勒,瞬间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宛如世外桃源一般。这其中,蕴含着诗人历经长时间漂泊后,终于觅得安身立命之所的那份由衷欣慰,恰似漂泊的船只终于找到了宁静的港湾。颔联“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所描绘的草木生长得极为茂盛,以至于几乎将市井都遮蔽得隐隐约约,加之所处之地偏僻幽静。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诗人遗世独立的心境展露无遗。而“懒衣裳”这一细节,更是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在如此简朴生活环境里,内心放松愉悦,尽情享受着这份简单生活所带来的温暖,好似挣脱了尘世的诸多束缚,悠然自得。颈联“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诗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田舍周边的迷人景色。看那榉柳的枝条,每一枝都显得那般柔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姿态婀娜;而枇杷树则是每一棵都散发着馥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从视觉上的榉柳枝的轻柔姿态,到嗅觉上枇杷树的阵阵芬芳,全方位展现出环境的优美宜人。这对于往昔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诗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心灵上的温柔抚慰,好似疲惫的灵魂找到了栖息的暖巢,流露出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色的深深喜爱与沉醉其中的悠然。尾联“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生动描绘出夕阳西下时分的画面。此时,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江面上,一群鸬鹚密密麻麻地聚集在鱼梁之上,纷纷展开翅膀晾晒。诗人通过这一画面,以景衬情,将自己恬静悠闲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宁静的画面中,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内心平静而祥和,享受着这份远离喧嚣的惬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