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觉王孙贵":仍觉宗室王孙身份尊贵,
# 王孙:李令问是宗室子弟,故称。
"豪家意颇浓":豪门的气派与心意格外浓厚。
"屏开金孔雀":屏风上金孔雀展屏迎客,
# 屏开金孔雀:《旧唐书》记载,高祖皇后窦氏的父亲,在门屏上画两只孔雀,给前来求婚的人两只箭,私约射中者招之。高祖发两箭,俱中,因招为婿。此用其事,言李令问择婿之难。
"褥隐绣芙蓉":锦褥间芙蓉花纹若隐若现。
"且食双鱼美":且品双鱼脍的鲜美滋味,
# 且食双鱼美:乃翻《孟子》舍鱼取熊掌语。
"谁看异味重":谁还去留意奇异珍贵的食物。
"门阑多喜色":门前喜气洋溢,
# 门阑多喜色:庾信诗:“诘旦启门阑。”《礼记》:“乃有喜色。”
"女婿近乘龙":只因新婿如乘龙快婿般尊贵。
"落叶春风起":春风吹动落叶,
# 落叶春风:落叶:一作华馆。华馆春风:刘帧诗:“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曹植诗:“春风起兮萧条。”
"高城烟雾开":高高的楼阁把云雾刺穿。
"杂花分户映":户外一丛丛七彩鲜花相互辉映,
# 杂花:丘迟书:“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魏澹诗:“映户落残花。”
"娇燕入檐回":一双双娇燕飞入珠帘,回到梁上的老巢。
# 檐:一作帘。
"一见能倾产":他一见面便令满座倾倒,
# 一见能倾产:吴迈远诗:“一见愿道意。”《司马相如传》:“一座尽倾。”产:一作座。
"虚怀只爱才":虚怀若谷,十分爱惜人才。
"盐官虽绊骥":盐官虽然像缰绳一样束缚住了骏马,
# 盐官虽绊骥:盐官:一作盐车。《战国策》云,骐骥驾盐车,上吴板,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用其意,以比李令问官职闲冷。
"名是汉庭来":但是终有一天会有大任,因为毕竟是来自汉庭的天马啊。
# 汉庭:一作汉廷。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李监宅二首》为五言律诗,也是应酬赠答诗,共两首。第一首描写豪门奢华喜庆生活,并寓意女儿出嫁带来荣耀;第二首描绘春日美景,借此表达对李监才高而位低的惋惜。
2. 写作手法
用典:“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庭来”巧用《战国策・楚策》典故,千里马被用来拉盐车,因负重上坡而力竭,伯乐见之痛哭,叹其才被埋没。后以“盐车困骥”喻人才遭埋没或处境困顿。作者以“盐车虽绊骥”比喻人才暂时被世俗或困境束缚(如“盐车”象征束缚,“骥”喻指才士),但笔锋一转以“名是汉庭来”强调其才名源自朝廷认可(“汉庭”借指唐王朝),既用典故感叹人才屈居下僚的无奈,又以“汉庭来”点明其潜力,暗含对才士的赏识与宽慰。起兴:“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以“华馆春风”“高城烟雾”的春日景象起兴,用开阔明媚的环境引出后文对人物与情感的描写。春风驱散烟雾的意象,既营造了生机盎然的氛围,也暗喻“人才得以施展”的主题。比喻:“盐车虽绊骥”用“盐车绊骥”的意象,暗喻贤才被世俗困境(如职位低微、不得重用)束缚,既体现对人才遭际的惋惜,也暗含对李监宅赏识人才的期许(如“虚怀只爱才”)。首尾呼应:“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庭来。”开头以“春风起”“烟雾开”的舒展景象,暗喻环境对人才的包容;结尾以“汉庭来”(喻指人才来自朝廷认可)呼应首联的开阔意境,形成“环境烘托—人才困境—价值认可”的呼应,凸显“怀才不遇终被赏识”的主题。
3. 分段赏析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开篇点明李监的宗室身份(“王孙”)和家族显赫。杜甫用“尚觉”二字,既表达亲眼所见的直观感受,又暗含对李监出身门第的赞叹。后句“豪家意颇浓”进一步渲染其家族的富贵气象,奠定了全诗奢华的基调。李监是唐宗室子弟,曾任秘书监,家境优渥,喜好华服美食。“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这两句具体描写李监宅邸的奢华装饰。屏风上绘有展翅的金孔雀,象征吉祥与富贵;床褥上绣着芙蓉(荷花),既显精致,又暗含“招婿”的雅意(化用汉代窦氏以孔雀屏招婿的典故)。孔雀开屏寓意吉祥,芙蓉象征高洁,二者结合既显富贵,又隐含对李监家族联姻的赞美。“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转写宴席上的美味。双鱼(可能指松江鲈鱼等名贵食材)的鲜美被细细品味,而“异味重”则暗指其他珍馐虽多,却不及双鱼独特。杜甫用“且食”二字,既表现宴饮的随意,又透露出对李监待客之道的欣赏。表面写美食,实则暗含对李监生活情趣的肯定,也侧面反映其家底丰厚。“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结尾点明李监家中近日有喜事——女儿嫁得“乘龙快婿”(才貌双全的女婿)。全诗以喜庆收尾,既呼应前文的奢华陈设,又暗含对李监家族延续荣华的祝愿。前文极写富贵,此处以“喜色”收束,避免流于浮夸,反显人情温暖。“落叶春风起,高城烟雾开”,诗的开篇描绘出一幅春日清晨的动态画面。春风轻拂,落叶随之纷纷舞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之感。原本笼罩在高城之上厚重的烟雾,在春风的吹拂下逐渐消散,城市的轮廓慢慢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两句诗从大处着笔,勾勒出一个宏大且充满生机与变化的场景,春风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吹散烟雾则寓意着阴霾的离去,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开阔、明朗的基调,也暗示着即将展开的美好情境。“杂花分户映,娇燕入檐回”,镜头从远处的高城拉回到近处的居所。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它们色彩斑斓,姿态各异,分别映照在各家各户的门前,将每一户人家都装点得格外美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花的海洋之中。娇俏的燕子,从南方飞回,轻快地穿梭在屋檐之间,它们时而停歇在梁上,时而又展翅飞起,给宁静的庭院带来了灵动的气息。这两句通过对“杂花”和“娇燕”这些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春天的蓬勃生机,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李监宅邸所在环境的优美与宁静,宛如世外桃源一般。“一见能倾产,虚怀只爱才”,此句从对外部环境的描写转入对李监本人的刻画。诗人初次见到李监,便被其不凡的气质和谈吐所折服,甚至有一种甘愿倾尽所有与之结交的冲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李监魅力之大。而“虚怀只爱才”则进一步点明李监的为人,他心怀宽广,虚怀若谷,内心深处真正珍视和喜爱的唯有才华。在那个追名逐利的时代,李监这种纯粹爱才的品质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让诗人对其敬重有加。“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盐官”点明了李监当下所处的官职,这一官职或许在诗人看来,如同沉重的盐车束缚了骏马奔腾的脚步,使得李监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施展,有怀才不遇之感。但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指出李监声名远扬,他的才名源自于如同汉庭般的盛世朝堂,言外之意是李监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不凡的出身,不应被眼前的职位所局限,未来必能有一番大作为。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李监现状的同情与惋惜,又对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上一篇:唐·杜甫《送率府程录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