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池水满连秋堤":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河堤,
# 堤: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
"菱花结实蒲叶齐":菱花已经结了果实,蒲叶茂盛。
# 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菱花:菱的花。南朝梁简文帝《采菱曲》:“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郁达夫《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川口雨晴风复止":河口雨过天晴,风也停止了,
# 川口:河口。唐杜牧《昔事文皇帝》诗:“川口堤防决,阴车鬼怪掀。”
"蜻蜓上下鱼东西":蜻蜓上下翩飞,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中唐著名诗人
王建(766?~830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终生未举进士。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善以白描、比兴手法,用典型形象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矛盾,语言含蓄,简洁峭拔。善短篇,多七言,尤以《宫词》百首著名。代表作品有《海人谣》《当窗织》。著有《王司马集》《王建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咏物诗。描绘了野池池水满溢,菱花结实、蒲叶繁茂的景象,借“蜻蜓上下鱼东西”这一灵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借野池秋日的生机之景,写出了诗人内心对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诗笔清淡却色彩鲜亮,充满生活雅趣。
2. 分段赏析
“野池水满连秋堤”一句写野池之景。“水满”直接点明池水充盈,“连秋堤”表明池水与秋日的堤岸相连接,呈现出池水因秋而满、与堤岸齐平的景象,客观描绘出野池在秋季水量充沛、与堤岸相接的直观画面。“菱花结实蒲叶齐”是对池内植物的描写。“菱花结实”说明菱花已过花期,结出果实,体现时节特征;“蒲叶齐”指蒲草的叶子整齐排列,展现池中水生植物生长的状态,客观呈现出菱与蒲在秋季的具体形态。“川口雨晴风复止”记录天气变化。“川口”点出地点,“雨晴”表明雨过天晴,“风复止”说明风也停止,客观陈述川口处雨后转晴、风停的天气状况,为后续景象提供环境背景。“蜻蜓上下鱼东西”刻画池中的动态。“蜻蜓上下”写蜻蜓在水面上方忽上忽下飞行,“鱼东西”写鱼儿在水中或东或西游动,客观描述两种生物在池中的活动轨迹,以简洁的方位词呈现画面中的动态元素。
上一篇:唐·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下一篇:唐·杜甫《田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