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宿
sōng
shān
xià
xún
ǎo
jiā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宿
sōng
xià
liáo
suǒ
huān
tián
jiā
qiū
zuò
lín
chōng
hán
guì
jìn
diāo
fàn
yuè
guāng
míng
pán
lìng
rén
cán
piǎo
sān
xiè
néng
cān

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繁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致谢而不敢进餐。

逐句剖析

"我宿五松下":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

"寂寥无所欢":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 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田家秋作苦":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繁忙,

# 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秋作:秋收劳动。,田家:农家。

"邻女夜舂寒":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 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

"跪进雕胡饭":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

# 雕胡饭:即菰米饭。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

"月光明素盘":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 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令人惭漂母":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

# 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年少时穷困,常寄食于人,人多厌之者,曾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此诗以漂母比荀媪。,惭:惭愧。

"三谢不能餐":一再致谢而不敢进餐。

# 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三谢:多次推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由唐代诗人李白创作。此诗围绕诗人投宿农家展开主题。开篇“我宿五松山下,寂寥无所欢”,直白写出诗人借宿时的孤寂心情,奠定全诗基调。“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运用白描手法,生动描绘出农家秋日劳作的辛苦以及邻女深夜舂米的寒冷场景,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劳动人民生活的不易。后四句写荀媪热情跪进雕胡饭,“跪进”“月光明素盘”细节描写,尽显荀媪的淳朴善良。诗人以漂母喻荀媪,表达自己受恩后的惭愧。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以平实的叙事展现深刻情感,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自身感怀巧妙融合,于平淡中见真章,体现出李白诗作在描绘生活场景与抒发内心情感方面的高超水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往来于宣城、历阳之间,在游历五松山时,因天色已晚,便借宿在山下一位荀姓老妇人家中。当时,李白历经坎坷,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又饱览人世沧桑。而这一时期,安史之乱虽接近尾声,但战争的创伤仍使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李白在借宿期间,亲眼目睹农家秋日劳作的艰辛,男子或因战乱亡故,或征战未归,沉重的农活都压在农妇肩头,邻女深夜舂米,生活贫寒。荀媪虽家境清苦,却热情地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雕胡饭,恭敬地跪进给他。李白深受触动,有感而发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以及对荀媪诚挚款待的感激与惭愧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体裁的田园题材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借宿于五松山下荀媪家时,所见到的农家秋日劳作的辛苦场景,邻女在寒夜舂米,展现出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诗中体现了荀媪虽家境贫寒,却热情款待诗人的质朴善良。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朴实而略带苦涩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荀媪真挚款待的感恩与惭愧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诗人以韩信与漂母的典故自比,将荀媪比作漂母,表达自己受荀媪款待后的惭愧与感激之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含蓄。借景抒情:诗中“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通过描写秋天田家劳作的辛苦以及邻家妇女夜晚舂米的凄凉景象,借景抒情,表达出农民生活的艰辛,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与同情。细节描写:“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是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了荀媪跪进雕胡饭的动作以及月光下素盘耀目的场景,既体现了荀媪对诗人的热情款待,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生活场景,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氛围。直抒胸臆:“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直接表明自己借宿此地时寂寥不欢的心情,毫不隐晦地抒发内心感受,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让读者直接感受到诗人彼时的情绪状态。“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诗人直接表达出因荀媪如漂母般的款待而深感惭愧,多次推辞不忍心用餐,直白地展现出内心复杂的情感,即对荀媪的感激以及因自身处境无法报答的愧疚。

3. 分段赏析

首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直抒胸臆,点明诗人借宿之地,“寂寥”一词奠定了全诗孤寂的情感基调,尽显其落寞心境。“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农家女子秋夜辛苦劳作的场景,生动展现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深化了诗人对其同情的情感主题。“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跪进”这一动作细节,将荀媪对诗人的敬重展现得淋漓尽致,“月光明素盘”营造出质朴宁静的氛围,凸显荀媪热情好客,也暗示了农家生活的清苦。尾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诗人巧用韩信与漂母的典故,将自己与荀媪分别比作韩信和漂母,深切表达出对荀媪热情款待的感激与惭愧,丰富了诗歌内涵,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

4. 作品点评

通常,李白的诗作以豪迈奔放、潇洒飘逸的风格为世人所熟知。不过,《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却是个例外。在这首诗中,全然不见其惯有的肆意纵横之态,而是展现出一种极为质朴自然的风貌。李白运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如同与友人唠家常一般,细细讲述夜宿山村时的种种经历,分享其间的真切感受。诗中的语言简洁平实,质朴无华,没有丝毫刻意雕琢的迹象,却在字里行间蕴含着醇厚的情韵,让人读来倍感亲切。这首诗在李白的作品中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出诗人丰富多样的创作魅力,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别样的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太白夜宿荀媪家,闻比邻舂臼之声以起兴,遂得“邻女夜春寒”之句。然本韵“盘”、“餐”二宇,应用以“夜宿五松下”发端,下句意重同拙,使无后六句,必不押“欢”韵,此太白近体,先得联者,岂得顺流直下哉?

明谢榛《四溟诗话》

# 太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末云:“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夫荀媪一雕胡饭之进,素盘之供,而太白感之如是,且诗以传之,寿于其集。当世之贤媛淑女多矣,而独传荀媪,荀媪亦贤矣。

清余成教《石园诗话》

# 严沧浪曰:是胜语,非怯语,不可错会。村家苦况,写出如耳闻目见。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早雁》

下一篇:唐·杜牧《题齐安城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