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jiāng
nán
jiǔ
huá
西
fàn
qiū
luàn
qīng
shuǐ
miǎo
miǎo
shān
chóng
zhě
làn
qīng
hóng
càn
gāo
sōng
shí
dào
qiān
shān
rén
yún
zhāo
ǎi
méng
méng
yǎn
xiào
lín
háo
shuǐ
zǒu
shēng
xià
lěi
yǐn
chóng
yǎo
míng
máng
wén
quǎn
wàn
niǎo
xuān
yíng
fēi
yàn
nán
guī
hán
tiáo
nòng
qiū
shuǐ
zhāo
shì
máo
xié
dān
piáo
pèi
chú
niǎo
shòu
sàn
xiāng
xié
yǐn
jīng
léi
cháng
wàng
cuì
wēi
zhāo
guà
miǎo
xiáng
yún
ruò
yǒu
rén
chàng
yōu
shí
wéi
mén
yún
wéi
guī
kuài
táng
yuán
鹿
wǎng
fèng
zhàng
cháng
xiào
xiè
ruǎn

译文

大江的南面啊,在九华山的西边,在秋浦上泛舟啊,经过杂乱的清溪。水波渺渺啊,山上没有路,道路迂回曲折啊,居住的人容易迷路。色彩斑斓啊,高低错落,松树绵延十里啊,稻田有千畦。山上没有人啊,云朵早晚飘动,雾气朦胧啊,雨水寒冷。在山林峡谷中呼啸啊,对着泥土雨水吼叫,鼪鼯奔跑啊,野鸭和鸥鸟飞下。忽然看到孤独的堡垒啊,隐藏在重重堤坝之后,深远迷茫啊,听到狗和鸡的叫声。房屋众多啊,屋檐像鸟翼一样整齐,屋檐像浮动的轩楹啊,斗拱像飞翔的棋枅。大雁向南飞啊,寒蝉嘶鸣,戏弄秋水啊,舀取像玻璃一样的水。早晨集市热闹啊,混合着老人和小孩,背着箪瓢啊,佩戴锄犁。鸟兽四散啊,相互搀扶,隐隐的惊雷啊,长长的彩虹如野鸭般疾驰而过。遥望青葱的山峦啊,那古老的寺庙,挂在树梢上啊,像飞翔的云梯。好像有人啊,惆怅地隐居,石头作为门啊,云彩当作闺房的帘子。空荡的虚堂啊,以法喜为妻,呼唤猿猴啊,以小鹿为子。我想要前往啊,手拄藜杖,独自长啸啊,辞谢阮籍、嵇康。

逐句剖析

"大江南兮九华西":大江的南面啊,在九华山的西边,

#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泛秋浦兮乱清溪":在秋浦上泛舟啊,经过杂乱的清溪。

# 乱:横渡。,泛:泛舟。

"水渺渺兮山无蹊":水波渺渺啊,山上没有路,

# 蹊:小路。,渺渺:遥远而模糊不清。

"路重复兮居者迷":道路迂回曲折啊,居住的人容易迷路。

"烂青红兮粲高低":色彩斑斓啊,高低错落,

# 烂:烂漫。

"松十里兮稻千畦":松树绵延十里啊,稻田有千畦。

"山无人兮云朝跻":山上没有人啊,云朵早晚飘动,

# 跻:一作𬯀,彩虹。,朝:早晨。

"霭蒙蒙兮渰凄凄":雾气朦胧啊,雨水寒冷。

# 凄凄:寒冷。,蒙蒙:迷离,迷茫。渰云兴起状。,霭:云气、轻烟。

"啸林谷兮号水泥":在山林峡谷中呼啸啊,对着泥土雨水吼叫,

"走鼪鼯兮下凫鹥":鼪鼯奔跑啊,野鸭和鸥鸟飞下。

# 鹥:鸥鸟。,凫:小型的野鸭,栖于沼泽芦苇间。,鼯:飞鼠,前后肢间有宽大多毛的皮膜,能在树间滑翔。,鼪:鼪鼠,俗称黄鼠狼。

"忽孤垒兮隐重堤":忽然看到孤独的堡垒啊,隐藏在重重堤坝之后,

# 堤:指翠微堤、青云堤。,垒:城垒,指池州城。,忽:迷茫渺远。

"杳冥茫兮闻犬鸡":深远迷茫啊,听到狗和鸡的叫声。

"郁万瓦兮鸟翼齐":房屋众多啊,屋檐像鸟翼一样整齐,

# 鸟翼齐:一作乌云齐。和乌云一样高。,万瓦兮:房屋密集,瓦借代房屋。

"浮轩楹兮飞棋枅":屋檐像浮动的轩楹啊,斗拱像飞翔的棋枅。

# 枅:柱上的横木。,棋:一作栱。斗棋。,楹:堂屋前的柱子。,轩:窗户。

"雁南归兮寒蜩嘶":大雁向南飞啊,寒蝉嘶鸣,

# 寒蜩:蝉的一种。

"弄秋水兮挹玻璃":戏弄秋水啊,舀取像玻璃一样的水。

# 玻璃:比喻水,形容清澈透明。,挹:舀。,弄:玩耍。

"朝市合兮杂髦齯":早晨集市热闹啊,混合着老人和小孩,

# 齯:一作倪。弱小,此处指小孩子。,髦: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合:此处指市散。

"挟箪瓢兮佩锄犁":背着箪瓢啊,佩戴锄犁。

# 箪:用竹子编成的盛饭器。,挟:一作扶。把着、握着。

"鸟兽散兮相扶携":鸟兽四散啊,相互搀扶,

# 鸟兽散:形容散市后人们分散回家。

"隐惊雷兮骛长霓":隐隐的惊雷啊,长长的彩虹如野鸭般疾驰而过。

# 长霓:长虹,比喻长堤。此指行人在长堤上成群而行。,骛:野鸭。,惊雷:一作惊云。飞动的云。,隐:没入。

"望翠微兮古招提":遥望青葱的山峦啊,那古老的寺庙,

# 招提:齐山招提寺。

"挂木杪兮翔云梯":挂在树梢上啊,像飞翔的云梯。

# 杪:树的末梢。

"若有人兮怅幽栖":好像有人啊,惆怅地隐居,

# 栖:栖身。,怅:失意。

"石为门兮云为闺":石头作为门啊,云彩当作闺房的帘子。

# 石为门兮云为闺:全句意为云、石为门,即隐居。闺,小门。

"块虚堂兮法喜妻":空荡的虚堂啊,以法喜为妻,

# 法喜妻:佛家宣传维摩诘菩萨以“法喜”为妻。法喜者,见法(佛法)生喜也。,块虚堂:在寂静无人的寺庙中居住求得安闲。

"呼猿狙兮子鹿麛":呼唤猿猴啊,以小鹿为子。

"我欲往兮奉杖藜":我想要前往啊,手拄藜杖,

# 杖藜:用黎的茎制成的拐杖。,奉:提携。

"独长啸兮谢阮嵇":独自长啸啊,辞谢阮籍、嵇康。

# 阮嵇:晋“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谢:逊让,不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溪词》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奇幻的山水画卷。前部分着重描写清溪周边的自然景色,如山水的渺渺、色彩的斑斓、动物的活动等,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后部分则融入了人文元素,古寺、集市、农人等,同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体现了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清溪词》是北宋苏轼所作,据胡大源先生撰文所述,公元1071年,即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曾涉足池州,游历清溪,并留下《清溪词》。此诗颇具楚辞风格,在苏轼众多作品中别具一格。从诗中不难窥见,彼时苏东坡泛舟秋浦,横渡清溪,于山水间,或描绘景致,或缅怀古迹,或发议论,或作叹唱,试图借此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大江南兮九华西”:“大江南”点明了地理位置,“九华西”进一步明确了所在之处。此句开篇便勾勒出宏大的空间背景,给人一种开阔、悠远的感觉,为后文的景色描写奠定了基础。“泛秋浦兮乱清溪”:“泛秋浦”描绘了在秋浦上泛舟的情景,“乱清溪”则表现出清溪水流的曲折、杂乱。诗人通过这一动态描写,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行程的曲折。“水渺渺兮山无蹊”:“水渺渺”写出了水面的广阔、悠远,“山无蹊”则强调了山的幽深、静谧。此句通过对山水特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宁静。“路重复兮居者迷”:“路重复”描绘了道路的迂回曲折,“居者迷”则表现出居住在此地的人也容易迷路。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复杂和幽深,增添了神秘感。“烂青红兮粲高低”:“烂青红”描绘了色彩的斑斓、绚丽,“粲高低”则表现了地势的高低错落。此句通过对色彩和地形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松十里兮稻千畦”:“松十里”写出了松树的绵延不绝,“稻千畦”则表现了稻田的广阔。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体现了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的辛勤劳作。“山无人兮云朝跻”:“山无人”强调了山的幽静、空旷,“云朝跻”则描绘了云朵早晚飘动的景象。此句通过对山和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宁静。“霭蒙蒙兮渰凄凄”:“霭蒙蒙”描绘了雾气的朦胧,“渰凄凄”则表现了雨水的凄凉。此句通过对天气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凄清、孤寂之感。“啸林谷兮号水泥”:“啸林谷”描绘了在山林峡谷中呼啸的情景,“号水泥”则表现了对泥土雨水的吼叫。此句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走鼪鼯兮下凫鹥”:“走鼪鼯”描绘了鼪鼯奔跑的情景,“下凫鹥”则表现了野鸭和鸥鸟飞下的动态。此句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忽孤垒兮隐重堤”:“忽孤垒”描绘了忽然看到孤独堡垒的情景,“隐重堤”则表现了堡垒隐藏在重重堤坝之后的状态。此句通过对建筑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沧桑感和神秘感。“杳冥茫兮闻犬鸡”:“杳冥茫”描绘了深远迷茫的景象,“闻犬鸡”则表现了听到狗和鸡的叫声。此句通过对声音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郁万瓦兮鸟翼齐”:“郁万瓦”描绘了房屋众多的景象,“鸟翼齐”则表现了屋檐像鸟翼一样整齐。此句通过对建筑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繁荣与生机。“浮轩楹兮飞棋枅”:“浮轩楹”描绘了屋檐像浮动的轩楹,“飞棋枅”则表现了斗拱像飞翔的棋枅。此句通过对建筑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建筑的精美与独特,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雁南归兮寒蜩嘶”:“雁南归”描绘了大雁向南飞的情景,“寒蜩嘶”则表现了寒蝉嘶鸣的声音。此句通过对动物和季节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凄凉、孤寂之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弄秋水兮挹玻璃”:“弄秋水”描绘了戏弄秋水的情景,“挹玻璃”则表现了舀取像玻璃一样的水。此句通过对秋水的描写,展现了秋水的清澈、透明,体现了大自然的纯净与美好。“朝市合兮杂髦齯”:“朝市合”描绘了早晨集市热闹的情景,“杂髦齯”则表现了集市上混合着老人和小孩。此句通过对集市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繁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挟箪瓢兮佩锄犁”:“挟箪瓢”描绘了背着箪瓢的情景,“佩锄犁”则表现了佩戴锄犁的状态。此句通过对农人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农人的勤劳与质朴,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鸟兽散兮相扶携”:“鸟兽散”描绘了鸟兽四散的情景,“相扶携”则表现了相互搀扶的状态。此句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活泼,体现了动物之间的亲情与关爱。“隐惊雷兮骛长霓”:“隐惊雷”描绘了隐藏惊雷的情景,“骛长霓”则表现了追逐长虹的状态。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奇幻之感,体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望翠微兮古招提”:“望翠微”描绘了眺望翠绿山色的情景,“古招提”则表现了古老的寺庙。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的描写,展现了画面的宁静与祥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挂木杪兮翔云梯”:“挂木杪”描绘了挂在树梢的情景,“翔云梯”则表现了像飞翔的云梯。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奇幻与神秘之感,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若有人兮怅幽栖”:“若有人”描绘了好像有人的情景,“怅幽栖”则表现了惆怅地幽居的状态。此句通过对人物状态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孤寂与惆怅之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石为门兮云为闺”:“石为门”描绘了石头做门的情景,“云为闺”则表现了云朵做闺房的状态。此句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奇幻与神秘之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想象。“块虚堂兮法喜妻”:“块虚堂”描绘了空旷的厅堂,“法喜妻”则表现了以法喜为妻。此句通过对居住环境和人物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空灵与神秘之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呼猿狙兮子鹿麛”:“呼猿狙”描绘了呼唤猿猴的情景,“子鹿麛”则表现了幼鹿和幼獐。此句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我欲往兮奉杖藜”:“我欲往”表达了诗人想要前往的愿望,“奉杖藜”则表现了拄着藜杖的状态。此句通过对诗人行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独长啸兮谢阮嵇”:“独长啸”描绘了独自长啸的情景,“谢阮嵇”则表现了向阮籍、嵇康致意。此句通过对诗人行为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超脱和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下一篇:宋·苏轼《江月五首(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