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大瓢实五石":魏王的大瓢能容纳五石的东西,
# 石:古代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种成濩落将安适":种成后却大而无用,它将有什么合适的用途呢?
"可怜公子持十牛":可惜那公子拿着十头牛作为钓饵,
"海上三年竟何得":在海上三年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呢?
"先生少负不羁才":先生年少时就怀有不受拘束的才华,
# 不羁:谓才行高远,不可拘限。
"从军数到单于台":多次从军到单于台征战。
# 单于台:匈奴首领居住之地。
"天山直欲三箭取":一直想要像当年那样三箭夺取天山,
"白衣将军何人哉":那白衣将军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啊?
"夜逢怪石曾饮羽":李广夜晚遇到怪石误以为是老虎,箭射入石中箭羽都没入了,
"戏中戟枝何足数":吕布在游戏中射中戟枝的技艺又哪里值得一提呢。
"誓将马革裹尸还":发誓要像马援那样马革裹尸还朝,
# 马革裹尸:马革即马皮,意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借以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肯学班超苦儿女":怎么肯像班超那样为儿女情长而苦恼呢?
"封侯卫霍知几许":像卫青、霍去病那样被封侯的又有多少呢?
# 卫霍:指卫青和霍去病。
"老矣先生困羇旅":如今先生你已经老了,还被困在羁旅之中。
"酒酣聊复说平生":酒喝得尽兴时又聊起了平生经历,
#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
"结袜犹堪一再鼓":就像当年张廷尉为王生结袜而受重用,你也还能振作。
"弃书捐剑学万人":像项羽那样抛弃书本、扔掉宝剑去学习“万人敌”的本事,
"纨绔儒冠皆误身":那些穿着纨绔、戴着儒冠的人都耽误了自己。
"穷途政似不龟手":你现在正在穷途,但正像卖不龟手的药的人,终会富贵,
# 不龟手:冬天用药涂手,使不皲裂,谓之不龟手。比喻本来微贱而终得富贵之人。
"与世羞为西子颦":羞于像东施效颦那样盲目地模仿世俗。
"如今惟有谈天口":如今只剩下这能谈天说地的口才了,
"云梦胸中吞八九":胸襟广阔连云梦泽也能吞下八九分。
"世间万事寄黄粱":世间的万事都寄托在这黄粱一梦中,
# 黄粱:即黄粱美梦,成语典故。
"且与先生说乌有":暂且与先生说一说那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吧。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借“魏王大瓢”与“公子钓海”典故,一方面警示李秀才远离空洞无物,另一方面也吐露自身抱负难伸的郁闷。“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巧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既夸赞李秀才年少有为,也借此抒发自己渴望在疆场建功的热忱。“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借助李广射石饮羽、马援马革裹尸的典故,展现出自己不甘平庸,愿效仿先辈,以死报国的决心。“封侯卫、霍知几许,老矣先生困羇旅。酒酣聊复说平生,结袜犹堪一再鼓”将卫青、霍去病的功成名就和自身的漂泊困境相对照,酒后追忆往昔,尽显壮志难酬的愤懑。“弃书捐剑学万人,纨裤儒冠皆误身。穷途政似不龟手,与世羞为西子颦”化用项羽“弃书捐剑”的典故,感慨为学从仕有时反而误人,又以不龟手药为喻,喟叹国家和个人的艰难处境。“如今惟有谈天口,云梦胸中吞八九。世间万事寄黄粱,且与先生说乌有”通过夸张修辞,表明即便只能高谈阔论,自己依然胸怀天下,视世间万事如黄粱一梦,满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上一篇:宋·苏轼《太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