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biǎo
xiōng
chéng
zhèng
jiāng
xíng
jiàn
táo
huā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shì
huái
shā
怀
cǎo
shāng
mǎng
mǎng
rén
jīng
zuò
shī
lǐng
qiáo
xiōng
liǎn
姿
liú
luò
zhàng
jiāng
jìng
yǎn
jiàn
táo
huā
fēn
fēn
duò
hóng
xiāo
rán
zhèn
xiào
wèn
sàn
huā
guān
jiě
huā
fěn
huáng
yán
qiān
kuàng
ěr
chū
lián
zhuǎn
huà
wēi
yín
liáo
ōu
jiāng
biān
xián
cǎo
xián
dāng
wéi
zhǔ
ěr
lái
měi
shòu
zhèng
zuò
zuò
shī
xiù
shǒu
fén
yàn
qīng
piān
zhēn
màn
yuàn
xiōng
běi
yuán
liù
pèi
shàng
lín
táo
huā
kāi
shuǐ
nuǎn
hóng
鸿
běi
zhù

译文

那些心胸狭隘的人吟诵着如《怀沙》般的辞赋,面对莽莽的草木也徒增伤感。品德高尚、正直的人心中没有那些险恶的念头,却因此被贬谪,失去了在中原的安稳生活,流落在这山岭险阻的南方之地。我的表兄有着如瑚琏般珍贵的才能和品德,却流落在这充满瘴气的江边。用纯净的目光看到那盛开的桃花,花瓣纷纷飘落,如同降下红色的雨。我潇洒地抖动着身上的僧衣,微笑着询问那散花的天女。在我看来,那能解人言语的桃花,它艳丽的粉色其实就如同黄土一样,并无本质区别。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破除千万偈语所表达的道理,更何况你一开始就没有说话呢。可惜这一个转变的话语,以后又该如何去阐释和宣扬呢。所以我再次轻声吟诵这些诗句,姑且用来应和那江面上鸥鸟的叫声和摇橹的声音。江边这些自在生长的草木啊,我这个闲散的客人倒可以成为它们的主人。近来我像杜甫一样消瘦了,正是因为作诗太辛苦了。我真想袖起手来,把笔砚都焚烧掉,那些所谓的清新诗篇,也不过是随意写就罢了。希望我的表兄能够整理车驾向北而行,六条缰绳整齐地排列着,马车轻快地前行。当长安上林苑的桃花盛开的时候,江水变暖,鸿雁就会向北飞去。

逐句剖析

"曲士赋《怀沙》":那些心胸狭隘的人吟诵着如《怀沙》般的辞赋,

"草木伤莽莽":面对莽莽的草木也徒增伤感。

"德人无荆棘":品德高尚、正直的人心中没有那些险恶的念头,

"坐失岭峤阻":却因此被贬谪,失去了在中原的安稳生活,流落在这山岭险阻的南方之地。

"我兄瑚琏姿":我的表兄有着如瑚琏般珍贵的才能和品德,

"流落瘴江浦":却流落在这充满瘴气的江边。

"净眼见桃花":用纯净的目光看到那盛开的桃花,

"纷纷堕红雨":花瓣纷纷飘落,如同降下红色的雨。

"萧然振衣裓":我潇洒地抖动着身上的僧衣,

"笑问散花女":微笑着询问那散花的天女。

"我观解语花":在我看来,那能解人言语的桃花,

"粉色如黄土":它艳丽的粉色其实就如同黄土一样,并无本质区别。

"一言破千偈":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破除千万偈语所表达的道理,

"况尔初不语":更何况你一开始就没有说话呢。

"可怜一转话":可惜这一个转变的话语,

"他日如何举":以后又该如何去阐释和宣扬呢。

"故复此微吟":所以我再次轻声吟诵这些诗句,

"聊和鸥鸦橹":姑且用来应和那江面上鸥鸟的叫声和摇橹的声音。

"江边闲草木":江边这些自在生长的草木啊,

"闲客当为主":我这个闲散的客人倒可以成为它们的主人。

"尔来子美瘦":近来我像杜甫一样消瘦了,

"正坐作诗苦":正是因为作诗太辛苦了。

"袖手焚笔砚":我真想袖起手来,把笔砚都焚烧掉,

"清篇真漫与":那些所谓的清新诗篇,也不过是随意写就罢了。

"愿兄理北辕":希望我的表兄能够整理车驾向北而行,

"六辔去如组":六条缰绳整齐地排列着,马车轻快地前行。

"上林桃花开":当长安上林苑的桃花盛开的时候,

"水暖鸿北翥":江水变暖,鸿雁就会向北飞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表兄程正辅江行见桃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当时苏轼处于被贬谪的境遇,此诗是他和表兄程正辅的唱和之作。诗中先由“曲士赋怀沙”等句引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德人”与“曲士”的对比,表达对正直有才之人(如自己和表兄)遭遇的不平。接着描写了江行时所见的桃花之景“净眼见桃花,纷纷堕红雨”,并借与“散花女”相关的典故,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随后苏轼自嘲作诗之苦,最后表达了对表兄能够摆脱困境、回归北方(“愿兄理北辕,六辔去如组”)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既包含了对自身和表兄身世的感怀,又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佛典等的运用,展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曲士赋《怀沙》”化用屈原作《怀沙》的典故,借屈原的遭遇来暗示自己和表兄的被贬境遇;“笑问散花女”“一言破千偈”等运用了佛教中维摩诘与散花天女的典故,通过对这一典故的演绎,表达了对言语、佛法以及人生的看法,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深度。对比:将“曲士”和“德人”进行对比,“曲士”可能指那些心胸狭隘、行为不端之人,而“德人”如苏轼和表兄程正辅,正直有才却“流落瘴江浦”,突出了正直之人的不幸遭遇,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我观解语花,粉色如黄土”将桃花的艳丽与黄土的平凡对比,暗示外在的美好可能并无实质意义,体现了一种超脱的心境。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净眼见桃花,纷纷堕红雨”描绘了江行时看到的桃花飘落的美景,以景衬情,既为诗歌增添了美感,又在这美好的景色中寄托了自己复杂的情感,如身世之叹、对人生的思考等;“江边闲草木,闲客当为主”通过对江边草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作为“闲客”的心境。直抒胸臆:“愿兄理北辕,六辔去如组。上林桃花开,水暖鸿北翥”直接表达了对表兄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整理行装回到北方,像鸿雁一样自由翱翔,情感真挚而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

下一篇:宋·苏轼《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