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竹萧萧倚北墙":矮矮的竹子倚着北墙沙沙作响,
"斩茅披棘见幽芳":砍去茅草、分开荆棘才现出幽香的花草。
"使君尚许分池绿":太守尚且允许我分享池中的碧绿,
"邻舍何妨借树凉":邻居何妨借取树荫乘凉。
"亦有杏花充窈窕":还有杏花点缀着园中的婀娜,
"更烦莺舌奏铿锵":更烦劳莺鸟啼鸣奏出铿锵乐声。
"身闲酒美谁来劝":身闲无事,美酒在手却无人劝饮,
"坐看花光照水光":独坐静赏花影与水光交相辉映。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新葺小园二首(其一)》首联“短竹萧萧倚北墙,斩茅披棘见幽芳”,“短竹萧萧”描绘出短竹在墙边随风沙沙作响的动态画面,营造出清幽氛围,“斩茅披棘”生动展现出诗人开辟小园的艰辛过程,“见幽芳”则点明在清理后发现了隐于其中的芬芳花草,表达出诗人发现美好时的欣喜。颔联“使君尚许分池绿,邻舍何妨借树凉”,此联写诗人得到使君允许可分享池塘的绿意,也能借助邻舍树木的阴凉,既体现出诗人与周围人的和谐关系,也从侧面烘托出小园所处环境的宜人,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颈联“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中“杏花充窈窕”将杏花比作窈窕女子,生动展现出杏花的娇美姿态;“莺舌奏铿锵”把黄莺的叫声比作铿锵的演奏,视听结合,描绘出小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表达诗人对小园景色的喜爱。尾联“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则描绘出诗人闲适地坐着,看着花光与水光相互映照,美酒在侧却无人劝饮的画面,在闲适之中略带一丝孤独,又蕴含着对小园美景的沉醉与悠然自得。
下一篇:宋·苏轼《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