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浴觉身轻":刚刚洗过澡感觉身体很轻盈,
"新沐感发稀":刚刚洗过头觉得头发愈发稀少了。
"风乎悬瀑下":在高悬的瀑布下享受着风吹,
"却行咏而归":转身漫步吟唱着归来。
"仰观江摇山":抬头观看江水摇动着山峦的倒影,
"俯见月在衣":低头看见月光洒在衣服上。
"步从父老语":在路上跟随着父老交谈,
"有约吾敢违":和他们有约定我怎敢违背。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等自然景色,将自己沐浴后在自然中的悠然惬意之情融入其中,借山水、明月之景抒发了内心的悠闲与喜悦。细节描写:“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通过对沐浴后身体感觉和头发状态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沐浴后的清爽之感,使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状态和心境。白描:全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出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如“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自然地呈现出诗人与父老交谈、约定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自然真实的生活画面,具有质朴自然之美。动静结合:诗中“风乎悬瀑下”是动景,描绘了瀑布下风吹的动态画面,“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中“江摇山”是动,“月在衣”是静,动静相互映衬,使诗歌的画面更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营造出一种灵动而又静谧的氛围。
下一篇:宋·苏轼《秋兴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