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潭转碕岸":洄流的水潭环绕着曲折的江岸,
"我作《江郊》诗":我创作了《江郊》这首诗。
"今为一廛氓":如今我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百姓,
"此邦乃得之":在这片土地上总算有了安身之所。
"葺为无邪斋":将房屋修葺成“无邪斋”,
"思我无所思":在这里思考着我本没有去思考的事情。
"古观废已久":古老的道观已经荒废很久了,
"白鹤归何时":白鹤什么时候才会归来呢。
"我岂丁令威":我又怎会是丁令威,
"千岁复还兹":千年之后再飞回此地?
"江山朝福地":这山水向来是福泽之地,
"古人不我欺":古人的话果然没有欺骗我。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洄潭转埼岸,我作《江郊》诗”:诗人开篇描绘了洄水潭边水流环绕曲折岸边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了《江郊》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从自然中获取创作灵感的过程。“今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诗人表明自己如今成为普通百姓,在这片土地上有了安身之所,体现出苏轼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美好,有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诗人将房屋修葺成“无邪斋”,在这里思考着一些本没有去思考的事情,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诗人看到古老的道观荒废已久,联想到白鹤何时归来,借古观和白鹤引发对历史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诗人以丁令威的典故自嘲,表明自己并非能像丁令威一样千年之后又回到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不执着于时光的倒流和个人的得失。“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诗人认为江山朝着这福泽之地,古人的话没有欺骗自己,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信任与热爱,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上一篇:宋·苏轼《次韵乐著作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