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èr
shǒu
bìng
yǐn
èr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huí
tán
zhuǎn
àn
zuò
jiāng
jiāo
shī
jīn
wéi
chán
méng
bāng
nǎi
zhī
wéi
xié
zhāi
suǒ
guàn
fèi
jiǔ
bái
guī
shí
dīng
lìng
wēi
qiān
suì
huán
jiāng
shān
cháo
rén

译文

洄流的水潭环绕着曲折的江岸​​,我创作了《江郊》这首诗。如今我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百姓,在这片土地上总算有了安身之所。将房屋修葺成“无邪斋”,在这里思考着我本没有去思考的事情。古老的道观已经荒废很久了,白鹤什么时候才会归来呢。我又怎会是丁令威,千年之后再飞回此地?这山水向来是福泽之地,古人的话果然没有欺骗我。

逐句剖析

"洄潭转碕岸":洄流的水潭环绕着曲折的江岸​​,

"我作《江郊》诗":我创作了《江郊》这首诗。

"今为一廛氓":如今我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百姓,

"此邦乃得之":在这片土地上总算有了安身之所。

"葺为无邪斋":将房屋修葺成“无邪斋”,

"思我无所思":在这里思考着我本没有去思考的事情。

"古观废已久":古老的道观已经荒废很久了,

"白鹤归何时":白鹤什么时候才会归来呢。

"我岂丁令威":我又怎会是丁令威,

"千岁复还兹":千年之后再飞回此地?

"江山朝福地":这山水向来是福泽之地,

"古人不我欺":古人的话果然没有欺骗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陶移居二首,并引(其二)》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苏轼和陶渊明《移居》诗而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通过对洄潭、古观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既有对当下生活的描述,也有对历史和神话的联想,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洄潭转埼岸,我作《江郊》诗”:诗人开篇描绘了洄水潭边水流环绕曲折岸边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了《江郊》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从自然中获取创作灵感的过程。“今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诗人表明自己如今成为普通百姓,在这片土地上有了安身之所,体现出苏轼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在平凡中发现美好,有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诗人将房屋修葺成“无邪斋”,在这里思考着一些本没有去思考的事情,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诗人看到古老的道观荒废已久,联想到白鹤何时归来,借古观和白鹤引发对历史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诗人以丁令威的典故自嘲,表明自己并非能像丁令威一样千年之后又回到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不执着于时光的倒流和个人的得失。“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诗人认为江山朝着这福泽之地,古人的话没有欺骗自己,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信任与热爱,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次韵乐著作送酒》

下一篇:宋·苏轼《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