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生长匡庐山":先生在庐山脚下成长。
"山中读书三十年":在山中读书长达三十年。
"旧闻饮水师颜渊":过去听闻您以颜渊饮水的简朴为榜样。
"不知治剧乃所便":却不知处理繁杂事务竟是您擅长之事。
"偷儿夜探黑白丸":盗贼夜晚谋划作恶。
# 黑:一作赤。
"奋髯忽逢朱子元":却突然遇到了朱子元。
"半年群盗诛七百":半年时间就诛杀了七百个盗贼。
"谁信家书藏九千":谁能相信您家中竟藏有九千封家书。
"春风无事秋月闲":在无事的春风秋月之时。
"红妆执乐豪且妍":有美女奏乐,场面豪华又美丽。
"紫衫玉带两部全":侍从们穿着紫衫系着玉带,两队齐全。
"琵琶一抹四十弦":琵琶弹奏出美妙的声音。
"客来留饮不计钱":有客人到来便留下饮酒,毫不计较花费。
"齐人爱公如子产":齐地的百姓爱戴您就像爱戴子产一样。
"儿啼卧路呼不还":孩子们啼哭着躺在路上呼喊,您也不舍得回去。
"我惭山郡空留连":我惭愧自己在这山区小郡白白地留恋。
"牙兵部吏笑我寒":牙兵部吏嘲笑我的寒酸。
"邀公饮酒公无难":邀请您饮酒您没有拒绝。
"约束官奴买花钿":吩咐官奴去购买花钿等装饰品。
"薰衣理发夜不眠":夜里薰香整理头发,兴奋得难以入眠。
"晓来颠风尘暗天":清晨狂风大作,尘土漫天。
"我思其由岂坐悭":我思考大风的缘由难道是因为我吝啬。
"作诗愧谢公笑欢":我写这首诗惭愧地向您致谢,希望能博得您的欢笑。
"归来瑟缩愈不安":回来后我越发畏缩不安。
"要当啖公八百里":一定要请您品尝珍贵的牛肉。
"豪气一洗儒生酸":用这豪迈的气概彻底洗去文人的寒酸气。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夸张:“半年群盗诛七百,谁信家书藏九千。”通过极度夸张的数字,“半年群盗诛七百”突出了公择在治理盗贼方面手段果敢、成效显著;“谁信家书藏九千”则强调了公择家书数量之多。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鲜明地凸显出公择的能力与特点。场景描写:“春风无事秋月闲,红妆执乐豪且妍。紫衫玉带两部全,琵琶一抹四十弦。客来留饮不计钱”。诗人从多个角度描绘出一幅奢华的生活场景,“春风无事秋月闲”营造出悠闲的氛围,“红妆执乐豪且妍”描绘出有美女奏乐的热闹场景,“紫衫玉带两部全,琵琶一抹四十弦。”展现出场面的豪华,“客来留饮不计钱”体现出公择招待客人的豪爽。这些描写全方位地呈现出公择奢华的生活状态。
2. 分段赏析
“先生生长匡庐山,山中读书三十年”:开篇这句诗,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公择的出身背景与早年求学经历。公择在匡庐山这片钟灵毓秀之地成长,并于山中静心苦读长达三十年。这一描述为后文对公择形象的塑造和相关事迹的叙述奠定了基础,让读者对公择的底蕴和素养有了初步印象。“旧闻饮水师颜渊,不知治剧乃所便”:此句运用典故,借颜渊饮水的典故暗示公择具有如颜渊般安贫乐道的高尚品德。同时,“不知治剧乃所便”自然地引出了公择在处理复杂事务方面的才能,巧妙地实现了从品德描写到能力展现的过渡。“偷儿夜探黑白丸,奋髯忽逢朱子元。半年群盗诛七百,谁信家书藏九千”:诗人在此运用夸张等手法,生动描绘了公择治理盗贼的场景。“偷儿夜探黑白丸,奋髯忽逢朱子元”呈现出紧张且戏剧性的画面,而“半年群盗诛七百”通过夸张突出了公择治理盗贼的卓越成效,“谁信家书藏九千”则以夸张的方式强调了公择家书数量之多,全面展现出公择的能力非凡。“春风无事秋月闲,红妆执乐豪且妍。紫衫玉带两部全,琵琶一抹四十弦。客来留饮不计钱”:这几句诗描绘出公择奢华的生活场景。“春风无事秋月闲”营造出悠然闲适的氛围,“红妆执乐豪且妍”描绘了美女奏乐的欢快场景,“紫衫玉带两部全,琵琶一抹四十弦。”尽显场面的豪华气派,“客来留饮不计钱”则体现出公择招待客人时的豪爽大方,全方位展现出其奢华生活。“齐人爱公如子产,儿啼卧路呼不还,我惭山郡空留连”:此段写出了公择深受百姓爱戴的程度,如同子产般被民众敬爱,以至于孩子啼哭着卧于路中呼喊,不舍他离去。同时,也表达出诗人自身的惭愧之情,在对比中进一步突出了公择的形象。“牙兵部吏笑我寒,邀公饮酒公无难。约束官奴买花钿,薰衣理发夜不眠”:这几句诗详细叙述了诗人邀请公择饮酒的经过。“牙兵部吏笑我寒”体现出旁人对诗人的看法,而“邀公饮酒公无难”表明公择欣然赴约。“约束官奴买花钿,薰衣理发夜不眠”则描绘出诗人为此次相聚所做的精心准备,凸显出对这次饮酒聚会的重视。“晓来颠风尘暗天,我思其由岂坐悭。作诗愧谢公笑欢,归来瑟缩愈不安”:清晨,狂风扬尘致使天色昏暗,面对此景,诗人思索原因,认为并非自己吝啬。看到公择的欢颜,诗人内心愧疚,于是作诗表达歉意,归来后内心的不安愈发强烈,细腻地展现出诗人此时复杂的心境。“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最后这句诗,诗人以豪放不羁的语句直抒胸臆,表达出想要与公择共享美好事物的愿望。这种豪迈的表达,不仅展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他与公择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上一篇:宋·苏轼《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