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uī
yóu
suì
shì
rén
luò
xià
suǒ
jiǔ
shǒu
bào
chū
qíng
lóu
shàng
wǎn
jǐ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2
qiū
hòu
fēng
guāng
hòu
shān
mǎn
chéng
liú
shuǐ
chán
chán
yān
yún
hǎo
chù
duō
hūn
wèi
dào
jiān

译文

秋后的风光里,雨后的山峦显得格外清新,整座城的流水潺潺流淌,水面泛着碧绿的清光。烟云缭绕的美景虽好,却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趁着此刻昏鸦还未飞来的间隙,赶紧欣赏这暮色中的景色。

逐句剖析

"秋后风光雨后山":秋后的风光里,雨后的山峦显得格外清新,

"满城流水碧潺潺":整座城的流水潺潺流淌,水面泛着碧绿的清光。

"烟云好处无多子":烟云缭绕的美景虽好,却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

"及取昏鸦未到间":趁着此刻昏鸦还未飞来的间隙,赶紧欣赏这暮色中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一)》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秋后雨后的山景与城中流水。首句“秋后风光雨后山”点明时间与主景,雨后山景清新;次句“满城流水碧潺潺”以“碧潺潺”状写流水声响,画面鲜活。后两句“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转折巧妙,说烟云美景短暂,要趁昏鸦未到时及时欣赏。全诗通过简笔写景,传递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与珍惜之情。语言质朴自然,于日常景物中见生活情趣,体现诗人对细微之美的捕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秋后风光雨后山”点明时间与场景,“秋后”交代季节特征,“雨后”则突出天气变化后的独特氛围。一个“风光”总领全局,既包含山色,也暗含雨后空气的清爽、草木的润泽,寥寥数字便勾勒出秋末雨过的整体画面,给人以明丽开阔之感。次句“满城流水碧潺潺”承接上文,将视角从山景转向城中。“满城”二字强调雨水充沛,城内外溪流纵横;“碧潺潺”以叠词绘声绘色——既写水流的清澈(“碧”),又写水流动的声响(“潺潺”)。这一句由静转动,雨中山景的静谧与城中流水的鲜活形成对比,画面更显生动,也暗含雨后万物复苏的生机。第三句“烟云好处无多子”笔锋微转,从具体的山水之景转向对“烟云”这一朦胧景致的感慨。“好处”指烟云缭绕的美妙状态,“无多子”以口语化的表达(“子”同“矣”)传递出“美好却短暂”的遗憾。此处隐含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烟云虽美,却不常驻,需及时留意。末句“及取昏鸦未到间”收束全诗,点出“及时欣赏”的意趣。“及取”意为“趁现在赶紧抓住”,“昏鸦未到间”则限定时间——在暮鸦归巢前的片刻宁静里。这一句将前文的景语转为情语,既呼应了“烟云好处无多”的遗憾,又以“抓住时机”的行动消解遗憾,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送陈睦知潭州》

下一篇:宋·苏轼《南歌子·别润守许仲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