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哀篮中蛤":我怜悯那篮中的蛤蜊,
"闭口护残汁":它紧紧闭着口,守护着壳内残留的汁水。
"又哀网中鱼":又怜悯那网中的鱼,
"开口吐微湿":张着口,吐出微微的湿气。
"刳肠彼交病":要是剖开它们的肚肠,它们都会遭受痛苦,
"过分我何得":我如果做得太过分,又能得到什么呢?
"相逢未寒温":我们相逢后还没来得及寒暄问候,
"相劝此最急":我觉得最急迫的事就是把这番道理讲给你听。
"不见卢怀慎":你没听说过卢怀慎的故事吗,
"烝壶似烝鸭":他用蒸葫芦装作蒸鸭子。
# 烝:一作“蒸”。
"坐客皆忍笑":在座的客人都强忍着笑,
"髡然发其幂":有人突然揭开了那覆盖的东西。
"不见王武子":你也没听说过王武子的事吧,
"每食刀羃赤":他每次吃饭时,切割食物的刀都被染红。
"琉璃载烝豚":他用琉璃器皿盛着蒸熟的小猪,
"中有人乳白":那小猪是用人乳喂养大的,肉色雪白。
"卢公信寒陋":卢公确实生活贫寒、简陋,
"衰发得满帻":头发稀疏斑白,却能安于自己的生活。
"武子虽豪华":王武子虽然生活豪华奢侈,
"未死神已泣":但还没等他死,他的精神状态就已经如同死去一般。
"先生万金璧":就像那价值万金的玉璧,
"护此一蚁缺":人们也会珍惜它上面那小小的蚁虫咬过的缺口。
"一年如一梦":一年的时光就如同一场梦,
"百岁真过客":人的一生不过是这世间的匆匆过客。
"君无废此篇":希望你不要轻视我这首诗,
"严诗编杜集":就像严羽把诗编入杜甫的诗集一样重视它。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运用了卢怀慎和王武子的典故。卢怀慎以节俭著称,“烝壶似烝鸭”的故事体现其生活的简朴;王武子生活奢华,“琉璃载烝豚,中有人乳白”描绘其饮食的奢靡。通过这两个典故的对比,突出了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进而表达诗歌的主旨。对比:将卢怀慎的寒陋与王武子的豪华进行对比,“卢公信寒陋,衰发得满帻。武子虽豪华,未死神已泣”,不仅展现了两人生活状态的不同,还暗示了两种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人生结局,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托物言志:“先生万金璧,护此一蚁缺”,以对待万金璧上的小小蚁缺的态度,暗喻人应珍惜和重视看似微小的事物,托物言志,表达了对人生中细微之处的珍视。
上一篇:宋·苏轼《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轼《留别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