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
·
tóng
qiá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zhuāng
yāo
pèi
lóng
xiāng
lǐng
jīn
zhǐ
yīng
fēi
yàn
shì
qián
shēn
gòng
kàn
cōng
xiān
shǒu
níng
shén
liǔ
fēng
qián
zhuàn
méi
huā
xuě
chūn
yuān
yāng
fěi
cuì
liǎng
zhēng
xīn
dàn
zhōu
láng
shèng
zhū
zhēn

译文

用琥珀装饰的腰佩佩戴在腰间,领巾上散发着龙涎香的芬芳。(眼前的女子)想必前世就是赵飞燕那样的美人吧。一同欣赏着她那如剥了葱皮般纤细白嫩的双手,她舞动时神情专注而迷人。柳絮在春风中飘转飞扬,梅花在皑皑白雪中绽放出春天的气息。鸳鸯和翡翠鸟相互争奇斗艳。(对这位女子来说)只要能得到如周郎那样知音的一次眷顾,就胜过了世间的珍珠美玉。

逐句剖析

"琥珀装腰佩":用琥珀装饰的腰佩佩戴在腰间,

"龙香入领巾":领巾上散发着龙涎香的芬芳。

"只应飞燕是前身":(眼前的女子)想必前世就是赵飞燕那样的美人吧。

"共看剥葱纤手、舞凝神":一同欣赏着她那如剥了葱皮般纤细白嫩的双手,她舞动时神情专注而迷人。

"柳絮风前转":柳絮在春风中飘转飞扬,

"梅花雪里春":梅花在皑皑白雪中绽放出春天的气息。

"鸳鸯翡翠两争新":鸳鸯和翡翠鸟相互争奇斗艳。

"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对这位女子来说)只要能得到如周郎那样知音的一次眷顾,就胜过了世间的珍珠美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歌子・同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苏轼,号东坡居士,其诗词风格独特,题材广泛。这首词开篇“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以细腻笔触描绘女子华贵的装饰和迷人的香气,尽显其风姿绰约。“只应飞燕是前身。共看剥葱纤手、舞凝神”,巧用比喻,将女子比作赵飞燕,借“剥葱纤手”凸显其柔美,展现出她舞蹈时的专注与迷人。下阕描绘“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鸳鸯翡翠两争新”的春日美景,以景衬人。结尾“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用典,表达女子对知音的渴望,全词委婉地表达了对女子的赞美与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以“剥葱”比喻女子的纤手,形象地写出女子手指的纤细、白嫩,生动展现其柔美。烘托:“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鸳鸯翡翠两争新”几句,描绘出富有生机与美感的春景,烘托出女子的美好形象和灵动的氛围。用典:“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运用“周郎顾曲”的典故,借周瑜欣赏音乐时会留意弹奏有误的乐者,表达女子渴望得到知音赏识,增添了文化内涵和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下一篇:宋·苏轼《虾蟆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