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ī
shān
biàn
cái
shī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shēng
niàn
niàn
yún
gǎi
cháng
huái
jīn
hǎo
zài
rén
yàn
zuò
hóng
liáng
nán
xīn
qiǎo
chū
guī
shān
bèi
zhèn
lín
mǎng
tiě
fèng
héng
kōng
fēi
cǎi
huì
jīng
táng
biàn
xióng
shēn
zuò
jué
fēng
léi
shēng
qǐng
kài
xiàn
shī
yóu
ōu
jiān
xiào
róng
tán
zhǐ
nèi
cháng
chá
kàn
huà
è
wèn
qiú
shī
liǎo
ài
qiān
fān
yòu
lái
nián
mèng
shuí
xiāng
duì
dāng
lái
shì
jié
xiāng
huǒ
yǒng
míng
shān
gòng
jǐng
wèi

译文

这一生的执念如浮云般变幻无常,唯有托付给长淮河水,盼它至今仍安然流淌。旧友静坐于龟山寺如虹的廊檐下,新开凿的河道蜿蜒绕过龟山背后。木鱼声穿透山林召唤来客,铁铸的凤鸟凌空展翅,彩绘斑斓如生。忽然惊觉佛殿气象雄浑深邃,静坐时仿佛风雷之声生于呼吸之间。羡慕您如游戏于水泡般看破虚幻,笑我仍困在荣华枯萎的弹指光阴里。品茶赏画已觉满足,求法问诗更是心境通透毫无滞碍。千里孤舟载我独来此地,五年光阴恍如一梦,如今能与谁共话沧桑。但愿来世能与您共续佛缘,永远守护这座名山,守护于泉井石磨之间。

逐句剖析

"此生念念浮云改":这一生的执念如浮云般变幻无常,

"寄语长淮今好在":唯有托付给长淮河水,盼它至今仍安然流淌。

"故人宴坐虹梁南":旧友静坐于龟山寺如虹的廊檐下,

"新河巧出龟山背":新开凿的河道蜿蜒绕过龟山背后。

"木鱼呼客振林莽":木鱼声穿透山林召唤来客,

"铁凤横空飞彩绘":铁铸的凤鸟凌空展翅,彩绘斑斓如生。

# 铁凤:庭中长竿。

"忽惊堂宇变雄深":忽然惊觉佛殿气象雄浑深邃,

"坐觉风雷生謦欬":静坐时仿佛风雷之声生于呼吸之间。

# 謦欬:咳嗽。借指谈笑。

"羡师游戏浮沤间":羡慕您如游戏于水泡般看破虚幻,

"笑我荣枯弹指内":笑我仍困在荣华枯萎的弹指光阴里。

"尝茶看画亦不恶":品茶赏画已觉满足,

"问法求诗了无碍":求法问诗更是心境通透毫无滞碍。

"千里孤帆又独来":千里孤舟载我独来此地,

"五年一梦谁相对":五年光阴恍如一梦,如今能与谁共话沧桑。

"何当来世结香火":但愿来世能与您共续佛缘,

"永与名山供井硙":永远守护这座名山,守护于泉井石磨之间。

# 供:一作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龟山辩才师》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通过“此生念念浮云改”与“寄语长淮今好在”的对比,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前两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寄语长淮,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中间四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寄语长淮,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的赞美。后四句通过对辩才师的赞美,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紧接着后面四句表达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与名山结缘,永享禅宗的宁静。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对佛教禅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龟山辩才师》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辩才师超脱世俗生活的羡慕,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希望友人能理解这种心境,并在来世与辩才师一同修行。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滞留泗州期间,再次游览龟山并拜访了故交辩才和尚。此时,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打击,被贬黄州,心境发生了变化,更加向往超脱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以“此生念念浮云改”起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人生如浮云般瞬息万变。接着提到“寄语长淮今好在”,长淮(淮河)象征着恒久不变的自然,诗人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恒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第三、四句“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描绘了辩才师的居所。诗人提到故人在龟山南面的虹梁(桥)下宴坐,新河巧妙地从龟山背后流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景色。第五、六句:“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彩绘。”通过“木鱼呼客振林莽”描绘了寺庙中木鱼声回荡在林间,唤起人们的宁静与虔诚。“铁凤横空飞彩绘”则描绘了寺庙中的装饰物,如铁凤般华丽而壮观,增添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第七、八句:“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诗中“忽惊堂宇变雄深”表达了诗人进入寺庙后,被其宏伟的建筑所震撼。“坐觉风雷生謦欬”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神圣,仿佛连说话的声音都带有风雷之势。第九、十句:“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诗中“羡师游戏浮沤间”表达了诗人对辩才师自在生活的羡慕,辩才师如同在水中漂浮的泡沫般自由自在。“笑我荣枯弹指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荣辱得失的感慨,这些荣辱在辩才师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第十一、十二句:“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诗中“尝茶看画亦不恶”描绘了诗人与辩才师一起品茶、赏画的惬意时光。“问法求诗了无碍”则表达了诗人与辩才师交流佛法和诗歌时的无障碍和自在。第十三、十四句:“千里孤帆又独来,五年一梦谁相对。”诗中“千里孤帆又独来”描绘了诗人独自乘船千里而来的情景。“五年一梦谁相对”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五年的时间如同一场梦,无人可以相对。后两句:“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硙。”诗中“何当来世结香火”表达了诗人希望来世能与辩才师结下深厚的香火之情。“永与名山供井硙”则表达了诗人愿意永远侍奉名山,为名山提供井水和硙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山村五绝(其四)》

下一篇:宋·苏轼《鱼蛮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