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ān
dào
zhōng
shàng
kǒu
zhàn

朝代:宋作者:胡宿浏览量:1
duǎn
tíng
shū
liǔ
yìng
qiū
qiān
shàng
rén
jiā
qián
shù
qiāng
chá
huò​
lín
jiǎ
shuǐ
chán
yuán
yīng
bié
hòu
wén
lòng
cán
hòu
guī
lái
jiàn
xiǎo
mián
西
shàng
yuè
lái
guò
shí
fēn
yuán

译文

矮小的亭子旁,稀疏的柳枝掩映着秋千,骑马行过村落,正值谷雨节气之前。几株茶树新芽挺立如枪旗,茂盛鲜嫩,溪水波光粼粼如鱼鳞闪烁,潺潺流淌。离别后黄莺啼啭犹在耳畔,归途中春蚕作茧自在地安眠。可惜西湖上那轮皎洁的明月,今夜空对圆满徒然虚度华年。

逐句剖析

"短亭疏柳映秋千":矮小的亭子旁,稀疏的柳枝掩映着秋千,

"马上人家谷雨前":骑马行过村落,正值谷雨节气之前。

"几树枪旗茶靃靡":几株茶树新芽挺立如枪旗,茂盛鲜嫩,

# 靃靡:是草木纖弱随风披拂貌。

"一溪鳞甲水潺湲":溪水波光粼粼如鱼鳞闪烁,潺潺流淌。

"莺期别后闻余哢":离别后黄莺啼啭犹在耳畔,

# 莺期别后闻余哢:自注:古诗鸟嘤嘤兮友之期。(鸟嘤嘤,原作鸟嘤,据《后汉书·梁鸿传》增一嘤字)

"蚕候归来见小眠":归途中春蚕作茧自在地安眠。

"可惜西湖湖上月":可惜西湖上那轮皎洁的明月,

"夜来虚过十分圆":今夜空对圆满徒然虚度华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三衢道中马上口占》是北宋诗人胡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谷雨时节的江南田园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虚实相生的笔法,展现自然与生活的交融之美。全诗以“短亭疏柳映秋千”开篇,勾勒出静谧中透着生机的画面:疏柳轻拂秋千,暗示着农家的闲适生活;而“马上人家谷雨前”则点明时节,烘托出春末夏初的清新氛围。颔联运用比喻与动态描写,既展现茶园茂盛之景,又赋予溪水灵动的生命力。颈联以拟人手法赋予莺鸟与蚕以情感,莺声的余韵与蚕眠的静谧形成动静对比,暗含对农事时序的关注。尾联笔锋陡转,借“西湖湖上月”的圆满反衬诗人漂泊途中“虚过十分圆”的怅惘,将实景与虚境结合,深化了时光易逝、美好难驻的哲思。全诗语言清丽婉约,意象选择兼具田园意趣与隐逸情调,既体现宋代文人“格物致知”的观察力,又流露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切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胡宿(995?~1067),北宋文学家。字武平,谥文恭,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天圣进士,初授真州扬子尉,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师致仕。他擅长骈文和律诗,所撰制词“典重赡丽,追踪六朝”。其律诗则沿西昆余波,工丽妍妙,尤喜用字尖新,稍有僻涩之病。著有《文恭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至道元年(995年)春,池州进士胡宿因父利涉年迈染疾,上书宋太宗陈情归乡侍疾。时值吴楚匪患频发之际,朝廷览其孝忱,特擢授江西安抚使,命其总摄江浙军政要务。胡宿奉诏启程赴任,途经浙西三衢古道,正值料峭春深:短亭寂寂,疏柳依依;谷雨新茶凝翠芽,碧波游鳞逐影斜;竹筛蚕眠丝未老,青箬分香入翠纱。此间春色触目成韵,作者不禁援笔赋就七律一首,以记宦途春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羁旅诗,通过谷雨时节的江南道中见闻,既展现了清新明丽的田园风光与农事图景,又暗含对时光流转的哲思与人生漂泊的怅惘。

2. 写作手法

景物描写:“短亭”“疏柳”为静态景物,而“秋千”隐含动态,通过“映”字将静景与隐动感结合,暗示田园生活的闲适。“鳞甲”为溪中游鱼,而“潺湲”描绘溪水流动,动景与静景相生,增强画面层次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短亭疏柳映秋千,马上人家谷雨前​”,短亭、疏柳、秋千构成静谧的乡间景致,柳影倒映水面,秋千轻荡,暗示春日的悠长与闲适。“谷雨前”点明时间,诗人骑马行于三衢道中,目睹农人忙碌于春耕前的准备,展现田园生活的恬淡。以疏朗的笔触勾勒出宁静祥和的田园氛围,为全诗奠定轻松愉悦的基调。颔联“几树枪旗茶靃靡,一溪鳞甲水潺湲​”,“枪旗”喻茶芽初展如旗、叶如枪,生动描绘茶树新生的茂盛之态;“鳞甲”或指溪中鱼群游弋,或喻水波粼粼,凸显自然生机。茶树随风轻摇,溪水潺潺流动,动静相宜,展现三衢山水的灵动与富饶。茶树象征当地经济作物,溪水暗含农事灌溉之利,侧面反映宋代江南农业的繁荣。颈联“莺期别后闻余哢,蚕候归来见小眠​”,“莺期”呼应春去夏来,莺鸟啼鸣似有离别之憾;“蚕候”点明蚕事正忙,蚕儿“小眠”为蜕皮休养,体现农人对蚕桑的细致观察。莺鸟“闻余哢”赋予其留恋之情,蚕“见小眠”暗含农人辛劳后的片刻安宁,通过动物与农事的细节,流露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尾联“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由三衢道中的实景转向西湖的虚境,形成强烈对比。西湖月圆象征圆满,却“虚过”表达诗人对美景错过的怅惘。表面叹惋西湖月色无人共赏,实则暗含对三衢春光的留恋与身不由己的宦游之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胡宿《酬杭州知府蒋密学以移漕见赠之什》

下一篇:宋·胡宿《送子思学士倅河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