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xià

朝代:唐作者:胡宿浏览量:3
jǐng
xiá
tóu
duō
jīn
chuí
zhū
zhòu
chén
chén
shuì
jīng
yàn
pín
zhěn
bìng
zhū
bàn
zài
qín
jìng
luàn
huā
mái
宿
yàn
yuè
xuān
xiū
zhú
zhuǎn
liáng
yīn
chūn
jiǔ
fèi
zhī
duō
shǎo
tàn
jìn
náng
zhōng
huàn
jīn

译文

心中思绪繁多,如同多次投入井中的辖辘,难以抑制,密密垂下的珠帘,让室内在白昼也显得一片阴沉。熟睡中被燕子的叫声惊醒,频频地挪动枕头,病愈起身,发现琴上已经有一半布满了蛛丝。雨后的小径上,落花杂乱,掩埋了昨日还鲜艳的花朵,月光洒在轩窗前,修长的竹子投下了清凉的阴影。整个春天喝酒的花费不知道有多少,摸遍口袋,拿出所有的钱财去换取赋诗所需的费用。

逐句剖析

"井辖投多思不禁":心中思绪繁多,如同多次投入井中的辖辘,难以抑制,

"密垂珠箔昼沈沈":密密垂下的珠帘,让室内在白昼也显得一片阴沉。

# 沈:同“沉”。

"睡惊燕语频移枕":熟睡中被燕子的叫声惊醒,频频地挪动枕头,

"病起蛛丝半在琴":病愈起身,发现琴上已经有一半布满了蛛丝。

"雨径乱花埋宿艳":雨后的小径上,落花杂乱,掩埋了昨日还鲜艳的花朵,

"月轩修竹转凉阴":月光洒在轩窗前,修长的竹子投下了清凉的阴影。

"一春酒费知多少":整个春天喝酒的花费不知道有多少,

"探尽囊中换赋金":摸遍口袋,拿出所有的钱财去换取赋诗所需的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夏》是宋代诗人胡宿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前半部分描绘日常起居,首联写出思绪纷扰、白昼漫长的状态,颔联以燕语惊梦、琴覆蛛丝,渲染孤寂冷清氛围;后半部分描写自然景色,颈联展现雨后落花、月下竹影的清幽景致。尾联则道出春去夏来,感慨饮酒花费颇多,甚至用尽钱财的无奈。全诗通过生活场景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孤独与闲愁,风格蕴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胡宿(995?~1067),北宋文学家。字武平,谥文恭,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天圣进士,初授真州扬子尉,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师致仕。他擅长骈文和律诗,所撰制词“典重赡丽,追踪六朝”。其律诗则沿西昆余波,工丽妍妙,尤喜用字尖新,稍有僻涩之病。著有《文恭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诗人开篇写自己思绪繁多,如同井辖投入水中,难以抑制。珠帘低垂,屋内显得格外阴沉,白天也仿佛格外漫长,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愁绪的基调。颔联“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此联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孤寂之感。燕语声声,惊醒了诗人的睡眠,他频频移动枕头,可见其心烦意乱。病起之后,看到琴上已布满了蛛丝,说明诗人长久未碰琴,暗示了其生活的闲散和内心的落寞。颈联“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这一联转而描写室外景色。雨后的小径上,落花缤纷,往日的艳丽被掩埋,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月光下,轩窗前的修竹投下清凉的阴影,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凉意和孤寂。尾联“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诗人在结尾处感慨,一个春天下来,不知花费了多少酒钱,如今囊中羞涩,只能拿出钱财去换取赋金。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生活的闲适,常常以酒消愁,也暗示了其经济上的困窘,以及对时光和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洞《赠僧》

下一篇:唐·卢士衡《题牡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