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yáng
chéng
xià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jiāng
guó
qiān
shān
chéng
jìn
bǎi
céng
àn
fēng
fān
làng
zhōu
xuě
hán
dēng
liú
zhì
cái
nán
jìn
jiān
wēi
zēng
nán
wèi
liào
biàn
huà
yǒu
kūn
péng

译文

千里而来,泊舟于浩渺的洞庭,傍临高达百层的巍巍山城。岸上的晚风翻动了暮色中的波浪,拥裹船舱的雪花扑打寒灯。留滞异地,我有才难展,艰危之际,我意气倍增。打算乘风破浪,放舟南下,说不定就像扶摇直上的九天鲲鹏。

逐句剖析

"江国逾千里":千里而来,泊舟于浩渺的洞庭,

# 逾:越过。,江国:江河纵横的地方。

"山城仅百层":傍临高达百层的巍巍山城。

# 仅:几乎,将近。,山城:指岳阳。

"岸风翻夕浪":岸上的晚风翻动了暮色中的波浪,

"舟雪洒寒灯":拥裹船舱的雪花扑打寒灯。

"留滞才难尽":留滞异地,我有才难展,

# 留滞:即滞留异地。

"艰危气益增":艰危之际,我意气倍增。

# 艰危:指时局艰难危险。

"图南未可料":打算乘风破浪,放舟南下,

# 图南:谓鹏背青天,下乘风脊,一凌霄汉,图度南冥。今用为表示事业发轫,具有雄心壮志。

"变化有鲲鹏":说不定就像扶摇直上的九天鲲鹏。

# 鲲鹏:庄子所假托的大鱼大鸟。《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泊岳阳城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诗首联描绘岳阳城景,颔联借景点明时令,展现寒江泊舟之景,颈联表达身留滞但才力难尽、时事艰危却胆气益增的壮志,尾联以鲲鹏变化表明往南方的兴致,体现顽强奋斗精神。写作上,运用豪景与壮志衬托豪迈基调,借景抒情,情景呼应。全诗意境起伏,节奏富于变化,承转顿挫有力。它既展现了杜甫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望,也体现出其沉郁顿挫的诗风特色,是杜甫诗作中的优秀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泊岳阳城下》是杜甫所作。当时正值大历三年(768)冬深,诗人处于兵荒流离的时期,他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此时国家破败、家庭衰落,诗人面临危难,贫病交加。但即便身处如此艰难的境地,他仍怀有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弃不馁,于是借景抒情写下这首意境悲怆却宏伟有力的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初到岳阳时所见的浩瀚江国、层峦山城、岸风夕浪、舟雪寒灯等景象,借景抒情,体现了诗人即便滞留他乡、遭遇艰难危险,仍怀有雄才大略且气魄弥坚的壮志。同时,以“鲲鹏”自喻,暗示前途虽不可预料,但仍心怀远大志向。表达了诗人在安史之乱后忠君恋阙却又对前途感到迷茫的复杂心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引用《庄子・逍遥游》中“鲲鹏”的典故,以鲲鹏自喻,暗示前途不可预料,表达诗人的远大志向。借景抒情:诗人将所见之景(江国、山城、岸风、夕浪、舟雪、寒灯等)与自己的情感(壮志、迷茫等)相融合,借景抒情。对比:诗中以浩瀚的江国、层峦的山城等宏大之景与冷风寒灯等渺小之景对比,以豪景与壮志衬托豪迈基调,又用艰难处境衬托诗人的壮志豪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写诗人对岳阳的初印象,描绘出浩瀚江河、层峦山城的宏大之景,气势恢宏,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颔联“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由远及近转写近景,描绘河岸风吹卷江浪、小船寒灯映飞雪的画面,以宏大开篇后续写冷寒之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悲怆;颈联“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表明即便遭遇困境停滞不前,诗人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危险反而更激励其气魄壮大,体现出临危弥坚的精神;尾联“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志向,顺承上句情感更升一层,将诗歌情境推向高潮,且与前文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4. 作品点评

《泊岳阳城下》是杜甫五言律诗中的佳作,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其写作特色鲜明,以豪景与壮志相衬,营造豪迈基调,又以岸风夕浪、舟雪寒灯等变化使意境起伏,节奏丰富。诗中对仗工整,“翻”“洒”等炼字精妙,且运用“鲲鹏”典故,增添文化内涵。诗歌由远及近写景,情景交融,情感层层递进,尾联与前文遥相呼应,结构严谨。此诗既体现杜甫在困境中仍心怀壮志的精神,也流露出安史之乱后他对前途的迷茫,展现了其沉郁顿挫的诗风,是其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一诗只一句言雪,而终篇自有雪意。其诗壮哉,乃诗家样子也。

元方回《瀛奎律髓》

# 后诗“穷迫挫曩怀”,今云“艰危气益增”,似为相左。然读谭、衡等诗,神王气壮,知非虚语。然亦因舟向南溟而意激于鲲鹏之变化也。

明王嗣奭《杜臆》

# 此亦附会之说,第五句未甚圆。

清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无名氏《骊龙》

下一篇: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