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驿使发":明晨驿使就要出发,
# 驿使:古时官府传送书信和物件的使者。驿,驿馆。
"一夜絮征袍":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
# 征袍:战士的衣裳。,絮:在衣服里铺棉花。
"素手抽针冷":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
# 素手抽针冷:指冬夜寒冷,将征夫妻子的手都冻僵了,连针剪都拿不住。素手,白净的手,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
"那堪把剪刀":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
"裁缝寄远道":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
# 远道:远方。,裁缝:指裁缝好的征衣。
"几日到临洮":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 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几日:几时。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描绘了在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戍妇连夜赶制征袍的场景,表达了戍妇对远方征夫深切的牵挂与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一句,细致刻画了女子缝制征袍时手冷、难以操作剪刀的细节,生动地展现出环境的寒冷以及女子赶制征袍的艰难,借此凸显她对远方丈夫的牵挂。烘托:借助驿使即将出发这一情节,侧面烘托出戍妇赶制征袍时紧张、急切的状态。
3. 分段赏析
《子夜吴歌·冬歌》开篇“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点明驿使明日将发,女子连夜赶制征袍,虽未写“赶”字,却处处透露出女子劳作的急切紧张,引发读者联想其忙碌场景。接着“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细致描绘女子在严寒中抽针握剪的艰难,天气寒冷使她动作不顺畅,却因驿使即将出发而焦急,矛盾心理尽显。最后“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女子赶制好征袍后,又担心路途遥远,征袍能否及时送达临洮的丈夫手中,以这一饱含深情的疑问结尾,将思妇对征夫的牵挂与担忧之情推向高潮,生动展现了思妇形象与诗歌主题。
4. 作品点评
《子夜吴歌·冬歌》具有颇高的文学价值。结构上节奏紧凑,一波三折,开篇突兀引出事件,结尾余韵悠长。整首诗以质朴语言叙事抒情,情节生动,在乐府诗中别具一格,展现出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功力。
# 情古。
宋严羽《沧浪诗话》
上一篇:唐·杜甫《清明二首》
下一篇:唐·白居易《采地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