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重阿娇":汉武帝曾经十分宠爱阿娇,
# 汉帝重阿娇:宠:一作“重”。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名。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数岁时,他的姑母长公主问他:“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后指其女阿娇问:“阿娇好否?”刘彻笑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刘彻即位后,阿娇做了皇后,也曾宠极一时。”
"贮之黄金屋":为她筑造金屋让她居住。
"咳唾落九天":武帝对她娇宠万分,即使她的唾沫落下,
# 咳唾:这里化用的是《庄子》里的故事。《庄子·秋水》中有:“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
"随风生珠玉":也会被看做像珠玉那样珍贵。
"宠极爱还歇":娇宠到极点,恩爱也就停歇了,
"妒深情却疏":武帝对她的情意渐渐停歇淡薄。
# 妒深:《汉书·陈皇后传》:“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长门一步地":阿娇被贬长门后,即使与武帝的寝宫相距很近,
# 长门:谓阿娇失宠之深。长门,即长门宫。
"不肯暂回车":武帝也不肯回车,在阿娇那里暂时停留。
"雨落不上天":雨落之后再不会飞上天空,
# 雨落:言事不可挽回也。难再收,一作“难重收”,一作“重难收”。
"水覆难再收":覆水也难再收回。
# 水覆难再收:传说姜太公的妻子马氏,不堪太公的贫困而离开了他。到太公富贵的时候,她又回来找太公请求和好。太公取了一盆水泼在地上,令其收之,不得,太公就对她说:“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君情与妾意":武帝与阿娇的情意,
# 妾:指阿娇。,君:指汉武帝。
"各自东西流":各自东西。
"昔日芙蓉花":往日美丽的芙蓉花,
# 芙蓉花:指荷花。
"今成断根草":今日成为凄凉的断根之草。
# 断根草:王琦注云:“陶弘景《仙方注》云:断肠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琦按,此说似乎新颖,而揆之取义,断肠不若断根之当也。”
"以色事他人":如果凭借姿色侍奉他人,
"能得几时好":能有多久的快乐,恩爱呢?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史诗。此诗通过叙述汉武帝皇后陈阿娇从得宠到失宠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诗中用“金屋藏娇”典故开篇,欲抑先扬,以反衬失宠后的冷落与凄凉。李白通过对阿娇受宠时气焰之盛和失宠后被废黜幽居长门宫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宫廷女性地位的脆弱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夸张:诗中使用了“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这样的夸张表达,形象地描绘出陈阿娇受宠时的气焰之盛和不可一世的地位。这种夸张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当时的情景。对比:全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增强情感效果。前四句写阿娇得宠时的荣华富贵,随后转而描写其失宠后的冷落与凄凉。“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一句,将得宠时如芙蓉般美丽与失宠后如断根草般枯萎形成强烈对比,深刻揭示了以色事人的短暂与虚幻。象征:诗中的“芙蓉花”和“断根草”不仅是具体的植物意象,更是象征着女性命运的起伏变化。通过这两种植物的不同状态,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色衰爱弛的主题,发人深省。欲抑先扬:诗的开头部分描述了阿娇的得宠,“金屋藏娇”典故的运用,旨在突出她曾经的荣耀与地位。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笔锋一转,描述了她的失宠和悲惨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加深了对主题的揭示。
3. 分段赏析
《妾薄命》共十六句,每四句为一个层次,逐步展现了陈阿娇从得宠到失宠的悲惨命运。诗的前四句,“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先写阿娇的受宠,通过“金屋藏娇”的典故开篇,欲抑先扬,以反衬失宠后的冷落。这几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阿娇受宠时的气焰之盛,仿佛她的每一句话都能化作珠玉,炙手可热,不可一世。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她当时的荣耀与地位,也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接下来的四句,“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笔锋一转,描述了阿娇的失宠。短短几句,诗人巧妙地表达了阿娇从极宠到被疏远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一句,生动刻画了她虽与皇帝仅隔一步之遥,但宫车却不再回头的凄凉境遇,令人感慨万千。“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这四句继续深化主题,通过形象的比喻,如“雨落不上天”和“水覆难再收”,强调了“令上意回”的不可能性,与《白头吟》中的“东流不作西归水”、“覆水再收岂满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刻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道理。最后四句,“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美貌只能带来短暂的荣华,最终难免色衰爱弛的命运。“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这一对比鲜明的比喻,既是对阿娇命运的总结,也是对所有以色事人者的警示,发人深省。
4. 作品点评
《妾薄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叙述汉武帝皇后陈阿娇从得宠到失宠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此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刘云:兴尽语尽。
明高棅《唐诗品汇》
# 萧士赟曰:饲意凄断,令人感慨。刘会孟曰:似妇人语。奇语(“雨落”句下)。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绵绵有情,诵之惘惘。
明梅鼎祚《李杜二家诗钞评林》
# 艳情雅调,愈俗愈佳。
明末清初金圣叹《金圣叹批选唐诗》
# 末二语善乎国人之怨,朴貌深衷,是西汉家数。
明陆时雍《唐诗镜》
# 唐云:伯敬谓不当以粗人看,太白此诗是其乐府之粗者。
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忽作庄语,不异棒喝(末二句下)。
清黄周星《唐诗快》
# 《妾薄命》,刺武惠妃之专宠也。
清吴乔《围炉诗话》
# 形容尽态,妙于一语言(“随风”句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因题见意,与《白头吟》同,不必妄傅时事也。“雨落不上天”以下,一意折旋,可以发人深省。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此诗换韵俱在对句,与刘越石《扶风歌》同,而音节骀宕,自是谪仙本色。
清李锳撰、李兆元《诗法易简录》
# 严云:提醒“宠”、“妒”无用,末二句从此生(“宠极”二句下)。谢叠山云:陈无己“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正如太白“雨落不上天,覆水难重收”之意。
不详藤元粹《媕雅堂诗话》
上一篇:唐·崔道融《梅花》
下一篇:唐·刘禹锡《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