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翠山下":每个早晨站在翠山之下,
# 朝朝:天天,每天。
"夜夜苍江曲":每个夜晚来到苍江水流转弯处,吟唱着思乡的曲子。
# 苍江曲:苍江地方的曲子。
"复此遥相思":我一再来到这里思念远方的亲人,
"清尊湛芳绿":盼望着一起喝酒,陶醉在美酒里。
# 芳绿:美酒。,清尊:酒器。亦借指清酒。尊,同“樽”。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描绘了诗人每日身处翠山之下、苍江曲畔,在此情境中,对友人的思念愈发浓烈,只能借满杯清酒寄托这份遥不可及的相思。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描绘诗人所处环境,以清幽的山水之景,烘托出对友人的绵绵相思情,借景抒情,自然地将思念之情融入景色之中。
3. 分段赏析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诗人以日复一日身处翠山之下、苍江之畔的行迹,细腻传达出内心对家乡亲友绵延不绝的思念。朝朝暮暮,无论在山下静处,还是于江边徘徊,这份思念都如影随形,难以割舍。“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则转而描绘出诗人对与亲友欢聚一堂的深切渴盼。诗人脑海中浮现出美好场景:与亲友一同沉醉在如诗如画的景致里,共饮清酒,酒色清冽泛着芳绿。然而,这般美好的想象,却更鲜明地映衬出此刻孤身一人相思时的孤寂落寞,愈发凸显出思念之苦。
4. 作品点评
从主旨层面而言,此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深厚的友情与浓浓的乡情。王勃在诗中,将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巧妙融合并娓娓道来。从艺术表现角度来看,这充分展现出王勃诗歌的多元魅力。他不仅善于以精妙笔触勾勒出如画景致,更能凭借真挚情感,将内心的情谊倾洒于字里行间,其抒情之恳切,仿佛能穿越时空,直抵读者心灵深处,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 诗中的别愁也好,乡思也罢,是都掺杂着仕宦失意的忧伤的。
现代吉林古籍出版社副编审任国绪《初唐四杰诗选》
上一篇:唐·王勃《寒夜思友三首·其二》
下一篇:唐·王勃《铜雀妓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