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bēi

朝代:唐作者:张继浏览量:1
liù
guó
píng
lái
hǎi
jiā
xiàng
jūn
dāng
dài
shàn
cái
huá
shuí
zhī
sòng
shān
tóu
shí
què
rén
jiè
hòu
chē

译文

六国被平定后天下归为一家,丞相在那个时代独擅才华。谁能想到那座歌颂功德的山头石碑,却成了给后人的前车之鉴 。

逐句剖析

"六国平来四海家":六国被平定后天下归为一家,

"相君当代擅才华":丞相在那个时代独擅才华。

"谁知颂德山头石":谁能想到那座歌颂功德的山头石碑,

"却与他人戒后车":却成了给后人的前车之鉴 。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峄山碑》是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七言绝句,一说为明代薛瑄所作。诗的主题围绕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首句勾勒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宏大格局;次句称赞当时丞相李斯的才华。后两句笔锋一转,指出原本为颂德而立的峄山碑,却成为对后人的警示。短短四句,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语言简洁却蕴含深意,前两句铺垫历史背景与人物,后两句点明主旨,形成前后呼应。该诗含蓄地传达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以不同视角展现历史的复杂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张继(?~779?),唐代诗人。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约卒于大历末年。其诗多登临纪行、赠答之作,风格清远自然,不事雕琢,比兴幽深,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诗多五言、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其意境幽远,脍炙人口。明人辑有《张祠部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首句高度概括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六国平来四海家”,宣告了战国纷争局面的结束,天下归一,四海同家,展现出一种宏大壮阔的历史格局。次句“相君当代擅才华”,将目光聚焦于秦朝丞相李斯,称赞他在那个时代才华出众。李斯作为秦朝重要政治家、文学家,在统一文字等诸多方面贡献卓越,此句为后文对峄山碑的感慨埋下伏笔,既肯定了历史功绩,也引出对后续历史变化的思考。“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谁知”一词陡起波澜,形成强烈的转折。原本峄山碑是为歌颂秦始皇功德而立,是彰显秦朝盛世与帝王功绩的象征,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它却成为了对后人的警示。“戒后车”用“前车之鉴”的典故,暗示着秦朝虽盛极一时,但因暴政等因素迅速灭亡,这块颂德之碑反而在提醒后世统治者要吸取教训。这两句诗以小见大,借峄山碑这一具体事物,深刻揭示出历史的无常与兴衰交替,引发读者对历史功过、朝代兴亡的深入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继《华清宫》

下一篇:唐·张继《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