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时相见":漂泊在外时得以相见,
"悲欢共此情":悲喜都在这份情谊中共鸣。
"兴因尊酒洽":兴致因共饮美酒而更加融洽,
"愁为故人轻":愁绪因老友相聚而变得轻微。
"暗滴花茎露":花茎上的露珠在暗处悄悄滴落
# 茎:一作“垂”。,暗滴:悄悄滴落。
"斜晖月过城":夕阳余晖中月亮已掠过城墙。
# 斜晖:西斜的月亮。
"那知横吹笛":曾想传来横笛吹奏的乐声,
# 笛:一作“曲”。
"江外作边声":在长江外竟似边塞的声响。
中唐诗人
张继(?~779?),唐代诗人。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约卒于大历末年。其诗多登临纪行、赠答之作,风格清远自然,不事雕琢,比兴幽深,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诗多五言、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其意境幽远,脍炙人口。明人辑有《张祠部诗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直入主题。“流落”二字点明两人漂泊在外的处境,“相见”二字则凸显此次相聚的珍贵。“悲欢共此情”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相聚时的情感状态,既有漂泊的辛酸,又有重逢的喜悦,二人将各自的悲喜都融入这一场相遇中,足见友情深厚。颔联“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承接首联,写宴饮中的情绪变化。“兴因尊酒洽”写酒意渐浓,兴致也随之高涨,“洽”字体现出酒桌上的融洽氛围;“愁为故人轻”则笔锋一转,说那些愁绪因故人的陪伴而变得轻微,“轻”字巧妙传递出故人带来的慰藉。两句通过“兴”与“愁”的对比,写出宴饮中情感的自然流动。颈联“暗滴花茎露,斜晖月过城”转向景物描写,营造出静谧的氛围。“暗滴”形容花茎上的露水悄然滑落,无声无息;“斜晖”指夕阳的余辉,柔和地铺洒;“月过城”则描绘月亮从城边缓缓升起。这些细腻的景物细节,既呼应了“春夜”的时间背景,又以静谧之景烘托出宴饮时的安宁与温馨,暗含时光悄然流逝的微妙意味。尾联“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突然转折,以笛声打破平静。“那知”二字突出意外之感,本是欢宴时刻,却听见远处传来横笛声,这声音竟让人联想到“江外”的边塞之声。边声通常带有苍凉、壮阔的意味,此处笛声引发的联想,或许是对漂泊生涯的感慨。
下一篇:唐·张继《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