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é
lóng
shuō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fēng
yán
nián
shí
liù
shí
zài
zhōu
qún
ér
jiāo
tíng
shàng
qǐng
rán
yǒu
zhuì
yǒu
guāng
rán
zōu
qiú
bái
wén
zhī
shǒu
yáo
zhī
guān
guì
yóu
shào
nián
hài
qiě
yuè
zhī
shāo
xiá
yān
pīng
ěr
yān
yuē
:“
:“
jūn
tiān
gōng
xià
shàng
xīng
chén
yīn
yáng
péng
lái
xiū
kūn
lún
ér
zhě
xīn
chǐ
ér
zhé
lái
dāng
jīn
suī
chén
zhōng
fēi
ruò
qiě
hài
ruò
。”
。”
zhòng
kǒng
ér
tuì
退
suì
jiǎng
shì
yān
jìn
bēi
shuǐ
yǐn
zhī
chéng
yún
xiāo
xiāo
yīn
qiú
fǎn
zhī
huà
chéng
bái
lóng
huái
xiáng
dēng
tiān
zhī
suǒ
zhōng
guài
shèn
fēi
lèi
ér
xiá
zhé
zāi
wàng
rén
shuō

译文

扶风县有一个姓马的年轻人这样说:十五六岁的时候,住在泽州,一次和一群同伴在郊外的凉亭里玩游戏。忽然之间,不知道从哪里出现了一个奇妙的女子,身上光彩耀眼,穿着青色的皮衣,皮衣里衬上有白色的花纹,头上戴着配有步摇的花冠。所有见了她的富豪公子们都对她产生爱慕之情,不时地走到她身边挑逗她。这时女子突然将脸色沉了下来,愤怒地说道:“不可以这样。我原先是住在玉皇大帝天宫的,经常往来于各大星宿之间,阴阳二气供我呼吸,我鄙视小小的蓬莱、看不起远处的昆仑,没有兴趣到那些地方。玉皇大帝觉得我过于心高气傲,一气之下将我贬下凡间,七天以后才能回到天宫。现在我虽含辱屈居于人世间,但是成为你们的配偶是不可能的。等我有一天再回到天宫,会把灾害降临到你们头上的。”这些富豪公子听到这些话,一时间都被吓跑了。这个女子就住在了一个佛庙的讲经堂。七天之后,她喝下了一杯水,将水喷成了色彩绚烂的云雾,色彩斑斓的云雾就飘荡在空中。然后她反穿上皮衣,变成了一条白龙,不停地向上飞,直冲向天宫,人们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她,只是觉得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哎!尽管不是一类的,但是当她被贬之后调戏她,是不对的!那个年轻人从来不胡言乱语,所以这件事被我记了下来。

逐句剖析

"扶风马孺子言":扶风县有一个姓马的年轻人这样说:

# 马孺子:人名,具体不详。,扶风:唐朝的县名,指的是今陕西扶风县。

"年十五六时":十五六岁的时候,

"在泽州":住在泽州,

# 泽州:唐朝的州名,指的是今山西晋城市。

"与群儿戏郊亭上":一次和一群同伴在郊外的凉亭里玩游戏。

"顷然":忽然之间,

"有奇女坠地":不知道从哪里出现了一个奇妙的女子,

"有光晔然":身上光彩耀眼,

# 晔:光彩耀眼。

"被緅裘":穿着青色的皮衣,

# 被緅裘:“被緅”二句:穿着的皮衣是青色的面、白花纹的里子。被:同“披”,身穿;緅:青色。

"白纹之理":皮衣里衬上有白色的花纹,

"首步摇之冠":头上戴着配有步摇的花冠。

# 步摇:古代妇女佩戴的一种首饰,上面连着珠子,在走动的时候会来回晃动。

"贵游少年骇且悦之":所有见了她的富豪公子们都对她产生爱慕之情,

# 贵游少年:贵族、富豪家的公子。

"稍狎焉":不时地走到她身边挑逗她。

"奇女頩尔怒焉曰":这时女子突然将脸色沉了下来,愤怒地说道:“

# 頩尔:一脸严肃的样子。

"不可":不可以这样。

"吾故居钧天帝宫":我原先是住在玉皇大帝天宫的,

# 帝宫:天帝的宫殿。,钧天:天空中。

"下上星辰":经常往来于各大星宿之间,

# 下上星辰:在星宿之间自由地穿梭。

"呼嘘阴阳":阴阳二气供我呼吸,

# 呼嘘阴阳:呼吸阴阳二气。

"薄蓬莱、":我鄙视小小的蓬莱、

# 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薄:轻视、轻看的意思。

"羞昆仑而不即者":看不起远处的昆仑,没有兴趣到那些地方。

# 不即:不愿意去靠近的意思。,昆仑:传说中的神山名。

"帝以吾心侈大":玉皇大帝觉得我过于心高气傲,

# 侈:傲慢的样子。

"怒而谪来":一气之下将我贬下凡间,

"七日当复":七天以后才能回到天宫。

"今吾虽辱尘土中":现在我虽含辱屈居于人世间,

"非若俪也":但是成为你们的配偶是不可能的。

"吾复且害若":等我有一天再回到天宫,会把灾害降临到你们头上的。”

"众恐而退":这些富豪公子听到这些话,一时间都被吓跑了。

"遂入居佛寺讲室焉":这个女子就住在了一个佛庙的讲经堂。

# 讲室:指的是寺院的讲经堂。

"及期":七天之后,

"进取杯水饮之":她喝下了一杯水,

"嘘成云气":将水喷成了色彩绚烂的云雾,

"五色翛翛也":色彩斑斓的云雾就飘荡在空中。

# 五色翛翛:色彩斑斓的云雾飘荡在空中。翛:自在没有约束的样子。

"因取裘反之":然后她反穿上皮衣,

# 反之:反穿上皮衣。

"化成白龙":变成了一条白龙,

"徊翔登天":不停地向上飞,直冲向天宫,

"莫知其所终":人们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她,

"亦怪甚矣":只是觉得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呜呼":哎!

"非其类而狎其谪":尽管不是一类的,但是当她被贬之后调戏她,

# 非其类而狎其谪:“非其类而狎其谪”二句:尽管不是一类的,但是当她被贬之后调戏她是不对的。

"不可哉":是不对的!

"孺子不妄人也":那个年轻人从来不胡言乱语,

"故记其说":所以这件事被我记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谪龙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创作的寓言体小品文。此文讲述扶风马孺子十五六岁时,在泽州郊亭遇奇女坠地,奇女自称是从钧天帝宫被贬下凡,七日将归。到期后,她化白龙登天而去。文章主题通过这个奇幻故事,警示人们不可冒犯非同类且处于谪降境遇者。从写作手法上看,这属于寓言体文章,以虚构的奇人奇事,寄寓深刻道理。故事中对奇女的服饰、言语描写细致,如“被緅裘,白纹之理,首步摇之冠”,生动展现奇女形象。语言简洁凝练,通过奇女与贵游少年的对话,直接点明主旨。《谪龙说》构思新颖,借神话故事说理,富有想象力与警示意义,以独特的方式传达出深刻的处世哲理,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谪龙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这篇文章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却在藩镇、宦官和贵族的联合反对下最终失败,历时仅一百四十六天。王叔文贬官后又被处死,当时八个主要官员被贬至偏远地区任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作者被贬到永州,在此度过十年,直至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才改任柳州刺史。《谪龙说》便创作于作者在永州被禁锢的十年间,其欲以寓言形式讲述遭贬官后所受的侮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寓言性质的小品文。文章以谪龙自比,描绘了龙被贬后仍轻蔑世俗、坚守高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决不与“非其类”同流合污的昂扬气概与自我期许的人格精神。

2. 写作手法

象征:“取裘反之,化成白龙”中,“白龙”是核心象征物,龙在传统文化中为神权与尊贵的象征,此处以奇女化白龙飞升,象征被贬谪者的高洁本质与不凡身份;“钧天帝宫”象征理想中的崇高境地,“尘土中”则象征现实的屈辱处境,如奇女言“今吾虽辱尘土中”,通过场景对比暗示高洁者虽处困境仍不可轻狎。

3. 分段赏析

“扶风马孺子言:年十五六时,在泽州,与群儿戏郊亭上”是故事缘起。借马孺子之口详细交代时间为十五六岁时、地点在泽州、人物是与一群孩童、事件是在郊亭玩耍,以孩童视角自然切入,增添故事的真实性与亲切感,为奇女登场巧妙设置场景,自然地引出下文即将发生的奇异情节。“顷然,有奇女坠地,有光晔然,被緅裘,白纹之理,首步摇之冠”描写奇女降临的瞬间。“坠地”二字突出其降临的突然性,“有光晔然”以光芒闪耀凸显其非凡来历,“被緅裘,白纹之理,首步摇之冠”则通过华丽的服饰细节刻画其神异身份,与后文所述“钧天帝宫”的出身相呼应,暗示其本为天庭仙子,为后文揭示“谪龙”身份埋下伏笔。“贵游少年骇且悦之,稍狎焉。奇女頩尔怒焉曰:‘不可。吾故居钧天帝宫,下上星辰,呼嘘阴阳,薄蓬莱、羞昆仑而不即者。帝以吾心侈大,怒而谪来,七日当复’”展现冲突与奇女的自白。贵游少年见到奇女后既惊骇又喜悦,进而逐渐轻佻冒犯,与奇女“頩尔怒”的愤怒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她严词拒绝并自述曾居于钧天帝宫,有上下星辰、吞吐阴阳的能力,连蓬莱、昆仑都不屑靠近,因“心侈大”触怒天帝被贬,且明确“七日当复”,既清晰点明“谪龙”身份,又通过“七日当复”的表述,暗合作者当时对朝廷能够收回成命、重新起用自己的幻想。“今吾虽辱尘土中,非若俪也。吾复且害若”“众恐而退。遂入居佛寺讲室焉”体现奇女的尊严与坚守。她虽被贬谪至尘世,却毫不畏惧,以“非若俪也”明确强调自己与凡人的身份差异,警告众人“吾复且害若”,坚决捍卫自身不可侵犯的尊严,“众恐而退”的反应侧面烘托其威慑力,而“遂入居佛寺讲室焉”的举动,暗示其虽暂时身处尘世,却依然保持内心的高洁,恰似作者被贬永州后,即便身处困境仍坚守人格尊严的写照。“及期,进取杯水饮之,嘘成云气,五色翛翛也。因取裘反之,化成白龙,徊翔登天,莫知其所终”描绘奇幻的结局场景。到了约定的日期,奇女取来一杯水饮下,嘘气成五色云气,飘飘荡荡,随后取来身上的裘衣翻转,瞬间化为白龙,盘旋翱翔升入天际,最终不知去向。“取水嘘云”“裘化白龙”的细节,以瑰丽的想象展现奇女神通广大的力量与独特的神性,“徊翔登天”的姿态既呼应其原本的天庭身份,又通过“莫知其所终”的留白处理,强化其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气质,隐喻作者即便遭贬流放,却依然不改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对理想的执着。“呜呼!非其类而狎其谪,不可哉!孺子不妄人也,故记其说”是全文的议论点睛之笔。作者以“呜呼”一声感叹直接抒发情感,借“非其类而狎其谪,不可哉”的论断,警示世人不可轻视侮辱被贬谪者,这既是对文中贵游少年冒犯行为的批判,又暗含自身遭贬后对世态炎凉、小人得志的愤懑;“孺子不妄人也,故记其说”一句,表面是强调故事讲述者马孺子为人诚实可信,实则是借寓言故事的形式,委婉却坚定地表达自己“可杀不可辱”的刚直气节,以及对朝廷终将明辨忠奸、让正直之士重获重用的期待,然而结合作者最终客死柳州的结局,这一期待也隐含着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悲剧性认知局限,即始终对君主和朝廷心存幻想,未能看清封建统治的本质。

4. 作品点评

全文以谪龙喻谪人,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与现实批判性、警示性。作为文学作品,其描写生动形象、奇幻惊警:从奇女初谪人间时“有光晔然”的华丽形象,到被贵游少年狎辱时“頩尔怒焉”的怒斥(“今吾虽辱尘土中,非若俪也。吾复且害若”),再到七日后饮水解禁、化白龙翔天的奇幻变化,情节跌宕悚目,令读者对其遭遇始而同情,终感快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吾复且害若,众恐而退。”暗用夏侯泰初事。“复且害若”,浅丈夫之言也。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五

# 重要在“非其类而狎其谪”句。想公在永州,必有为人所侵辱者。文亦浅显易读。

近代林纾《柳文研究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下一篇:唐·柳宗元《方城 其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