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断道冰成梁":纷飞的大雪封锁了道路,晶莹的冰层包裹了桥梁,
"侯家炽炭雕玉房":炽热的炭火把王侯那华丽的房间烧得暖气洋洋。
# 雕玉房:夸饰语,指富丽豪华的住宅。,侯:王侯。
"蟠龙吐耀虎喙张":木炭像蟠龙吐水猛虎张嘴喷射着火光,
# 蟠龙吐耀虎喙张:“蟠龙”二句:此两句中的龙虎熊豹,皆言燃炭之形状。《晋书·羊琇传》“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裴启《语林》谓兽炭“火热既猛,兽皆开口,向人赫赫然”,诗中“吐耀”、“张喙”即是指燃烧的木炭之状。
"熊蹲豹踯争低昂":又似熊蹲似豹跃互争低下与高强。
"攒峦丛崿射朱光":堆积如山的木炭火光灼人,
# 攒峦丛崿:言炽炭堆积之多,犹如山形一般。峦丛崿:五各反。攒,聚。崿,山崖。
"丹霞翠雾飘奇香":在它上面腾起红霞与绿雾散发着清香。
# 奇香:奇特的香味。炭中和有香料,故香。,丹霞翠雾:指炉火的红光和青色的烟雾。
"美人四向廻明珰":戴着华美耳饰的美人环坐在它的四周,
# 明珰:指镶嵌明珠的耳饰。
"雪山冰谷晞太阳":正如在冰山雪谷中享受温暖的太阳。
# 晞:晒。
"星躔奔走不得止":日月星辰的运行自有规律永不停息,
# 得:一作可。,星躔:日月星辰运转的度次。躔,天体运行。
"奄忽双燕栖虹梁":眨眼间流光溢彩的梁上有了飞燕的呢喃。
# 虹梁:像彩虹一般的大梁,这里借指华屋大宅。,奄忽:忽然,奄然。
"风台露榭生光饰":风台水榭边桃红柳绿春光融融,
#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死灰弃置参与商":剩炭死灰被冷落弃置如远隔的参商。
# 参与商:两个星宿名。《左传》:“辰为商星,参为晋星,参商相去之远也。”因此,后人常以参商喻隔距离之远。
"盛时一去贵反贱":炙手可热的事物因需求变化由珍贵化为卑贱,
"桃笙葵扇安可当":自然规律又岂是盛夏必需的桃席与蒲扇所能阻挡。
# 葵扇:出《晋书·谢安传》“安乡人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桃笙:以桃枝织成的席簟。簟,宋、魏之间谓之笙。左思太冲《吴都赋》“桃笙象簟,韬于筒中。”注云:“桃笙,桃枝簟也。吴人谓簟为笙。”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借冬日炭贵如金、春日燃炭弃如死灰的季节交替中木炭境遇变化的景象,写出了万物因时制宜而珍贵、人生需适时而为不可强求的哲理。
2. 分段赏析
“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开篇描绘寒冬与侯门的鲜明对比。大雪阻断道路,寒冰凝结成桥梁,而王侯家中却燃着旺炭,在雕花的玉房里取暖,“飞雪断道”“冰成梁”写尽冬日的酷寒,“炽炭雕玉房”则显侯门的奢华,以环境的冷暖对比,暗寓社会的不公与阶层的差异。“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续写侯府的奢华景象。器物上的蟠龙纹饰闪耀光芒,虎形雕刻张口威立,熊豹造型的摆件或蹲或跳似在比高低;密集的山峦纹饰射出红光,如丹霞翠雾般飘来奇异香气,“蟠龙”“虎喙”“熊蹲豹踯”以动物纹饰写器物精美,“朱光”“奇香”则从视觉、嗅觉渲染侯府的富贵,尽显其生活的奢靡。“美人四向廻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画面由器物转向人物与环境。美人们向四周转动镶嵌明珠的耳饰,而远处雪山冰谷才刚刚被太阳照到,“明珰”写美人装饰的华丽,“雪山冰谷晞太阳”则以边远之地的苦寒反衬侯府的暖热,进一步强化贫富差距的对比。“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写时光流转与季节更替。星辰运行不息,转眼之间双燕已栖息在如彩虹般的屋梁上,“星躔奔走”喻指时光飞逝,“奄忽双燕”则暗示春天到来,从寒冬到春归的转变,为下文的“盛时一去”铺垫。“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当”,揭示时移事易的哲理。春风中的亭台楼阁焕发光彩,昔日取暖的炽炭已成死灰被弃置,如参商二星般相隔遥远;繁盛的时节一旦过去,原本贵重的东西反而变得低贱,夏天的竹席、葵扇又怎能抵挡寒冬的酷寒?“死灰弃置”与前文“炽炭”呼应,“贵反贱”点出世事变化的无常,借季节与物品的更替,抒发对人生际遇随时代变迁的感慨,暗含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反思。
3. 作品点评
柳宗元在这首诗中运用的正是其散文里一贯采用的盆景艺术手法,将世间万物的变化浓缩在狭小的空间之中。“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晋代的羊琇把形状特别的炭用来温酒取乐,由此开创了这类炭的使用,到了唐朝,达官贵人们纷纷模仿这一做法,于是,一些烧炭工匠为了谋取丰厚利益迎合他们的喜好,会挑选形态奇特的树蔸来烧炭,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一些雕刻加工。所以,在燃烧的时候,那些如龙似虎、像熊像豹的形象就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这里面尤其是“吐、喙、踯、昂、射、飘”这几个字用得生动而独特。把炽炭燃烧时的形态描写得细致却不繁琐,十分逼真,仿佛是神来的妙笔,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让人读起来既惊叹又赞赏。因此,汪森在《韩柳诗选》中对以上四句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说:“绮丽之语,故自鲜秀。”
# 三诗意皆有所讽,上篇谓志大如夸父者竟不免渴死,反不若北方之短人,亦足终天年。盖自谓也。中篇谓人才众多,则国家不能爱养,逮天下多事,则狼顾而叹无可用之才。盖言同辈诸公一时贬黜之立也。
宋韩醇《柳河东集》
# 止咏一物,借题生感,骨力老苍。
明邢昉《唐风定》卷一〇
# “绮丽之语,故自鲜秀。”“音节古,色泽鲜,绝去纤、伪二种流弊。”
清汪森《韩柳诗选》